“天天面对这些数据,你不烦吗?”记者问。
“都习惯了。只是我现在年纪大了,眼睛有点花,没看几个数据就得休息一下。”叶义清说。
“那发生过事故吗?”记者追问。叶义清小心翼翼地撩开袖子和裤管,露出几块伤疤。“我们在电站工作,稍不留意容易被电击伤,有一次我还差点丢了性命。我曾想过彻底放弃这个工作,但当时电站还没并网,全乡的群众都靠这个电站供电,我要是走了,电站怎么办?”
叶义清告诉记者,他是盖洋乡碓口村人,高中毕业后就进入乡水电站工作。1992年,长潭电站筹建,他被抽调为负责人。1997年,电站开始发电,由于地处偏远,技术人员都不愿到这里工作。为保障供电,全站的9名工作人员被分成4班,2人一组24小时轮流值守,平时没有节假日,四五天才能回一趟家。
“记得我刚到电站时,这里都是坑坑洼洼的山路,回一趟家得走2个多小时。手机没有信号,固定电话也是几年前装的。连我儿子出生,我也是第二天才知道的。”说到这里,叶义清的头低了下来,“父母都已年过七旬,可我一直都没时间陪他们。老人生病,我也无法照顾。”
叶义清一边说,一边戴上绝缘的帽子和鞋子,到升压站检测高压设备。“发电站送出来的电只有400伏,经过升压器就升到35千伏,再通过这些密密麻麻的电线,就能输送并网。因此,检查高压线路就成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叶义清深有感触地说,“在外人看来,接触这些东西很危险。但这里的每一根电线、每一个螺丝,都是我们用心连接起来的。触摸它们,就像触摸亲人一样。”
叶义清整整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检查完毕。此时,已是上午11时。“外面还下着雨,我得去水坝看看。新海,你半小时后再重复检查一次。”叶义清换下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打着雨伞朝长潭水库走去。
从机房到水库大坝是一段1000多米的陡窄山路,因为下雨,路面又湿又滑,记者几次险些崴脚。
“这里常年没人,空余时间怎么打发?”记者边走边问。叶义清说:“这里每一个人,都学会了一个看家本领:忍受寂寞。就是不让自己闲下来,比如看书、种菜,把报废的设备拆了又装、装了又拆……”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2-27核心价值观要扎根青少年这片沃土
- 2014-02-19“全国最美养路工”陈清泉扎根基层19载
- 2013-11-19像榕树一样扎根大地 福州干部坚持20多年
- 2013-09-10梅园雪:扎根黑土地的“女粮王”
- 2013-09-05张文忠:扎根贫困山区三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