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莫让环境污染侵蚀乡愁
http://wmf.fjsen.com 2014-02-27 14:49  张恒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2月6日的报道发出一问:家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河北武安市午汲镇格村,在他们的春节记忆里,将会留下遮天蔽日的煤尘,家家户户为遮挡灰尘而搭起的棚顶,早晨起来吐出的黑痰,需要剥八九层才能吃的白菜……这一切,都源于周围林立的钢厂和烟囱里的滚滚浓烟。”

武安市格村的遭遇,不过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就在春节前夕,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与环境研究室副主任于法稳,到山东菏泽进行农村污染调研。他发现当地在建设新兴工业城市的同时,创办了许多以煤炭、化工为主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占用了大量农田,还给当地带来了严重污染。地表水受到影响,地下水也不能幸免。

故乡在农村的人们,原本都有一个田园旧梦:蛙声稻米长,溪涧捉鱼忙,秋高空气爽,雪压梅花香……但是,忙碌一年,人们终于趁着春节的机会返回家乡,看到的却是满院灰尘,鼻子里煤烟味道浓烈,喝着由地下打来的水,心里也战战兢兢。以前,人们谈及故乡沦陷,大都是指人口的流失、乡村的凋敝,但是这两年,污染逐渐困扰人们心头。每个人的故乡环境,都在企业扩张、经济利益的攻伐下节节败退。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这些曾经困扰大城市的病症,开始一一在农村显现。

农村污染受到的关注,却远不如大城市。环保的石子投入池塘,大城市在最中心——波纹最大、环保投入最多、改变最快。而农村则在波纹最边缘,几乎察觉不到任何反应。这一方面由于农村的位置分散,单独看,每个农村的污染问题都不及城市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和话语权的缺失。村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环境在遭受污染,但是却毫无办法。又或者,因为污染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而不得不默默忍受。

更危险的是,这种“环保波纹”,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行事规则。大城市要治理污染,就把企业搬到中小城市;等到中小城市环境问题凸显,准备治理时,又会把污染企业搬到县乡镇去。地方政府想到的不是解决污染源,而是把污染源搬到距离环保中心更远的地方去。因为距离大城市越远的地方,受舆论关注越小。

于是,在城里人抱怨雾霾严重、自来水不达标、垃圾围城的喧嚣声中,中国大地上的一座座乡村也正在静默中沉沦。直等到春节,在城里生活的人们有机会回到故乡,才发现自己父辈的生活环境,竟已如此糟糕。但能做的也只是匆匆抱怨几声,还没等池塘里再起涟漪,就要踏上回城的旅途。

春节假期结束前的一期《新闻联播》里,主播曾不无动情地说:“离家出行的人,请放慢脚步,再看一眼雪中的家乡。”说者无意,听者有情,我们回望故乡,总不想再看到煤尘和污水。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来的,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张恒)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