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第一天,央视新闻推出了街头采访第一问:“你家的家风家规是什么?”面对记者采访,老人孩子们纷纷回答:不怕吃亏、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1月31日央视新闻)
家风家规又称家训,一般指一个家族传承恒久不变的精神规则。其侧重于对整个家族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影响。可以说家训是中华民族传承文明的缩影,一些古代著名家族的家训曾一度引领中国一些家族的辉煌历史,如《诫子书》、《朱子家训》、《范氏家训》、《颜氏家训》、《曾氏家训》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业精于勤荒于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哲理名言许多都是出自一些著名家训。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许多家训一度曾引领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兴亡,但随着时间和家族的变迁,社会价值观的改变,现代社会家庭的分散和独立,家风家规已变得越加少见稀缺。笔者不由反思:近些年社会公德和价值观的各种扭曲现象是否与家风家规的日益衰败密不可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民族传统儒家文化的根基,而其中的精髓是仁悌忠孝礼义廉,“惯儿不孝,惯狗上灶”,“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业精于勤荒于嬉”,“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都是强调严教、勤俭、勤奋、自立才能最终功成名就,实现个人价值,并光宗耀祖。知耻才懂后行,知礼义才知善恶,才能行善行仁而“积德以遗子孙”。但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今天更多的孩子已变成“小皇帝”和“小祖宗”,而结果是导致更多的“啃老族”出现,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往往偏向了“钱代表一切”,在此观念下衍生出了当今社会的各种假恶丑现象:唯利是图、盲目跟从、虚荣攀比、仇官仇富,逐利不惜挺而走险违法乱纪,女性忠贞观早已演变为嫁钱不嫁人,笑贫不笑娼。“扶不起的老人”更折射着真善美礼义廉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的尴尬之痛。
由于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古代家训都有其封建思维和价值观的影响,比如“学而优则仕”,“忠君事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国为民纲,父为家纲,夫为妻纲”,这些家训思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对“三纲五常”和君王、官权富贵的崇拜,并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今天中国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和“升官发财”的思想观念。对于这些家风家训中的弊端,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取其精华,舍其糟粕,而对于这些家风家训中的爱国、尊师、感恩、孝道,却需要传承和引导,让其更符合中国特色和价值观。
2013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国家层面的价值观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观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纸上谈兵不如马上行动,面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亿万家庭为了国家、社会、孩子,应该早日树立起责任感,根据家族特色制订出彰显德育传承正能量范本作用的家风、家规、家训。(文/刘立峰)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2-27文明当包括尊重他人
- 2014-02-27“拾蛋不昧”擦亮东营文明城
- 2014-02-27文明才会让人敬爱!
- 2014-02-27志愿精神是社会文明的灯盏
- 2014-02-27志愿者 文明城市精神家园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