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纪委书记苏志佳22日在参加“两会”分组讨论时,就广州公车监管问题表示,最快在今年6月,广州市公车将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经批准非公务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试点单位估算,拟按照每公里1.5~1.7元收费。公车监管系统一旦建立,如发现公务员违规使用3次将被追究责任,同时对监管不严的单位,也会对其领导给予警告和追责处罚。
未来的广州,公务员使用公车,不仅有GPS跟踪,而且周末使用得按里程收费,不止于此,如违规使用3次将被追究责任。广州公车监管措施“的士化”,粗看起来挺美的,然而细究之下,这些措施的前景仍然不够乐观,甚至距离治理公车腐败的目标越来越远。
平心而论,广州这些公车监管措施,并非一无是处,但其监管成效却难以令人抱以厚望。很显然,公车私用“的士化”与公车装GPS一样,都难免落入内部监管的窠臼。首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公车私用按里程收费,这一费用由谁来收取?周末公车私用者到底有没有缴费,又由谁来判定?谁又能保证这些费用不是公款?基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在事实上构成了唇亡齿寒、一荣俱荣的“利益共同体”,因而处理上述问题,监督者恐怕有着更多的“灵活”处理空间。
由上可见,周末公车私用“的士化”看似是对公车私用实施严格的监管,其实很可能是给公车私用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在监管不力、审批不严的前提下,对于周末那些名为公务用车实为公车私用的行为,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大行其道了,即便有人质疑也能以“周末公车私用已缴费”的理由来搪塞。
说到底,无论是公车安装GPS系统,还是实行周末公车私用“的士化”,都不过是在不触及公车核心问题上的“小打小闹”、“小修小补”。众所周知,公车私用乱象的症结,在于特权思想作祟和财政不透明,以及公众参与的阙如。因而根治车轮子腐败问题,不能老是单靠简单的技术反腐思维,纠缠于各种花哨的形式,而忘了其本质和关键——“限权”。
而要让公车阳光上路,这就需要政府痛下决心,在公车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应当事无巨细地向纳税人公开,便于让人们查询和监督;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社会舆论对公车使用的监督力度,发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让公车腐败无处遁形,譬如对举报公车私用行为的群众予以重奖。更为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要提高私用公车的风险成本,对公车私用者予以严厉处置,并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的监督。(苗蛮子)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02-24收费公车,老百姓能享受否
- 2011-02-10公务车改革声明将公布 专家吁限制开公车上下班
- 2011-01-30公车用GPS监控,这个可以有!如何问责是问题
- 2011-01-25“治堵先限公车”为何引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