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要给公车装载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公务车改革的关注和热议。最新消息称,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起草一份关于公务车改革的声明,并将于近日对外公布。
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专家认为,公务车改革不仅应坚持公私分明,还应遵循成本最低、尽量购买国货等原则,完善相关治理规范和监管机制。
应遏制公车私用现象
广州一家媒体1月底披露称,为防止公车私用,春节后广州将给市管干部的公车装载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后再逐步扩大实施范围。消息一出,瞬时引发热议。有观点认为,一些政府或企业的公务用车安装GPS系统后,不但可监督公车是否挪作他用,还可追查用车人员是否在上班时间将公车私用,是否尽职尽责等,效果非常好。也有人持保留态度,认为如果不辅以事后追惩制度,GPS系统也是形同虚设。
专家认为,上述消息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的关注,一个主要原因是,公车私用现象已比较普遍且饱受诟病。“不仅上下班可以看到公务员开着车回家,在中小学校门接送小孩子的公车也是随处可以。”北京市辽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谷辽海说。更有媒体披露,在公务车的使用上,领导因公使用1/3,领导及亲属私用1/3,司机私自使用1/3。为此,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建议,新一轮公务车改革应首先划清公私界限。
为压缩公车私用的空间,部分城市开始探索货币化改革,具体做法是政府收回全部公车,按照行政级别给予公务人员相应补贴。不过,徐焕东提出,将过去公务用车的经费通过补贴的方式按公务员职位高低不同补助公务员个人的做法,作为初步改革的步骤也许可行,但未必就是理想的模式。比如,工作需要外出多的个人所得就会减少,外出较少的补贴节省就多。
而谷辽海则主张有必要引入国际上通用的规则,限制领导干部将公车开回家或者开着公车上下班。
在美国,国会拨款或其他方式提供联邦机构的客运资金,可用于任何载客而引起的车辆维修、操作或修理所发生的支出。“此处的载客所限定的范围仅仅只是为了各种公务用途的交通而提供方便。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为了公务活动而从居所到工作场所,任何公职人员均不享用公车的待遇。”谷辽海介绍说,这里所说的“法律另有规定”,是指根据美国公法的特别规定,联邦机构的下述官员和公职人员在居所和单位之间的往返交通享受公车待遇:总统和副总统;总统行政办公室由总统任命的6名高级官员或职员、联邦各机构由总统任命的10名的其他高级官员或职员、国务院、财政部、国防部、商务部、农业部、教育部等美国总统下辖的15个内阁部的部长等等。无例外情况下,前述官员从居所到单位所享受的公车待遇,并不延伸到其配偶、亲戚或其朋友。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