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文明办 2010年3月29日
目 录
〔领导讲话〕
省文明办副主任杨玉湖:
——在福州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一把手谈创建〕
古田县委书记章瑞进:
〔主任论坛〕
龙海市文明办主任曾继才:
〔师说礼仪〕
闽江学院副教授、省礼仪专家纪智嫒:
〔文件摘登〕
〔经验做法〕
〔情况交流〕
〔重要消息〕
福建古田会议纪念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入选2009年度“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
〔有错就改〕
省文明办副主任杨玉湖: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福州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近年来,福州市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努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更是紧密结合实际,调动各方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取得良好成效。涌现出晋安区岳峰镇、长乐市航城街道洋屿村、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3个“全国文明村镇”;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连江县敖江镇等7个“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以及96个省、市级文明村镇和一大批县(市)区级文明村镇;连江县官坞村还获得全国十佳“魅力乡村”殊荣。同时,福州市在农村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移风易俗、农村党建、农民培训、“三下乡”活动、村务公开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优异成绩,令人倍受鼓舞。相信福州市一定能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巩固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一、建立健全机制,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要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常化,确保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相一致,机制建设是关键。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化的领导机制,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各部门的业务工作,尤其是把各级领导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逐级落实创建责任、兑现奖惩。二要建立健全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运用科技手段,不断完善常规程序,以科学管理促进文明行为的养成。三要建立健全科学化的考评机制,坚持督导和激励相结合,制定全面、科学、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测评办法,不断激发有关部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四要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监督机制,坚持正面引导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形成扶正祛邪的社会舆论,强化对不文明行为的社会约束力。五要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共建机制,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运用市场的办法、社会化的手段推进工作,使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在共建中共享。
二、丰富创建手段,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活力
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要勤动脑筋,敢于尝试,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创建手段,在多姿多彩的创建活动中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结合“迎世博迎亚运迎特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引导农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发挥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帮助农民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引导他们移风易俗、新事新办,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树立正确的婚育观、消费观,革除聚众赌博、大操大办等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户活动,开展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推动形成邻里团结、家庭和睦、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人际关系。今年要重点开展文明集市创建活动,培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亮点。
三、加强文化惠农,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提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滋养,特别是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所以,进一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实现“文化惠农”,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就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推进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让广大农民群众学有场所、娱有空间、乐有设施,使其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健康有益活动的主阵地。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根据农村常住人口状况、农村工作和生活实际,尽量从农村受众需求出发开展工作,努力创作思想内容健康、艺术质量上乘、农民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深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着力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突出问题,维护好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他们在看中学、学中练、练中用。
锲而不舍 群策群力 提升文明县城创建水平
古田县委书记 章瑞进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是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建文明县城,不仅是要争得荣誉,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提高市民素质,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特色古田、持续古田、活力古田、和谐古田”发展目标,扎实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打造城市亮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文明,已连续六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城”,有力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在新一轮创建中,要突出“三个抓”。
一、科学谋划,锲而不舍抓“创城”
创建文明县城,是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战略之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领“创城”工作。一要从更高的站位提升认识。文明县城集中体现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是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名片。要充分认识抓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对我县主动融入宁德环三都澳建设和海西发展大局,加快古田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牢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开展创建工作。二要以更新的视野谋划工作。创建工作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必须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明县城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使重点难点问题的治理成为创建工作的新亮点。同时,要科学谋划,认真制定好《古田县“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三要用更扎实的举措持续推进。要始终坚持创建不动摇、不松懈、不停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以扎实作风、实在业绩,努力争创省级文明县城。
二、强化落实,突出重点抓“创城”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覆盖面广、牵涉范围大、关联度高,要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整体推进,确保实效。一要做大做强城关中心,树城市新形象。围绕构建“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在湖边,湖在城边”城景交融型的海西秀美山水城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推进城西新区开发,尽快建设滨河路,整治老城区道路,加快启动环城路建设。要完善市政设施,全面建成污水处理厂,加快自来水厂扩建、桃溪水库二期输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进度。要集中力量抓好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等整治力度,遏制城关“脏乱差”现象发生,美化市容市貌,树立城市新形象。二要提升市民素质和文化品味,树人文新形象。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市民的素质有多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就有多高。要结合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广泛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和科普活动,使群众在参与活动中理解文明、感悟文明、主动文明。要发挥好陈靖姑文化、圆瑛文化、食用菌文化、朱子理学文化、库区文化等优秀地方文化特色优势,加强文物保护与挖掘,传承城市的文化脉络,体现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增强城市文化品位,让先进文化引领大众,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树立人文新形象。三要提高服务水平,树政府新形象。创建文明县城,工作是基础,服务是关键。要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政府职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社会服务上来,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为民亲商的“服务政府”、实干有为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制政府”和公开廉洁的“阳光政府”。要更加注重“窗口行业”建设,提高“窗口行业”整体素质、服务功能和办事效率,全面规范行业系统每个岗位的服务行为、经营行为、管理行为,提高群众满意度。要更加注重服务基层基础,在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创建过程中,着力解决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让群众得实惠,树立政府新形象。
三、强化领导,群策群力抓“创城”
创建工作的成功与否,关键在领导重视、根本在群众参与,保障在工作机制。一是领导要重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各级各部门都要尽职履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带动群众,推动工作,把任务落实到位。二是群众要参与。群众是创建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也是受益者。要精心设计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面和发动面广的创建活动载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工作,引导广大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把全县的力量动员起来,把人心凝聚起来,把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形成人人参与、共同努力的良好创建氛围。三是机制要完善。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要突出完善投入机制,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逐年加大创建投入,确保工作需要。要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考核管理、日常事务处理、督查通报等工作制度,发挥好文明办在创建工作中的牵头和协调作用,促进创城活动持续健康开展。
(古田县文明办)
文明企业创建工作初探
龙海市文明办主任 曾继才
近年来,龙海市县域经济三产比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2009年工业总产值59048亿元,农业总产值576亿元,县域经济九成GDP靠工业。企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然而,在文明单位创评中非公企业比例严重失调。本届我市荣获省级各类文明称号24个,非公企业0个;市级370个文明称号,非公企业只有23家,充分暴露了企业文明创建工作的严重滞后。
当前,各类企业从业人员成为遍布我市城乡的宏大群体,2008年底,全市务工人员达1796万人。他们既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实践者。他们的精神状态直接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理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关注的重点。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仅限于村级组织和村民参与的活动,而是要调动农村三个产业单位主体与全部从业人员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至少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个县、一个乡镇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没有企业的加盟和广大务工人员的参与。
企业单位文明创建工作滞后存在主客观原因。主因是非公企业对于创建文明单位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主认为创评信用企业可增贷款授信,评定质量等级可争取产品免检,创驰名商标既有政府奖励又有市场效应,包装上市更是名利双收……而创建文明单位没有以上实惠,还要多发奖金。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创建成果的应用与创建标准的不一致影响了非公企业创建的积极性。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创建成果等同于政绩、奖金,等同于单位品牌与业绩档次,而非公企业的创建成果仅是一块牌子而已,缺乏吸引力。另外,按现行有关规定,企业文明创建归属于“文明单位”类别,套用文明单位的创评标准。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和追求效能最大化的行政、事业单位,其组织架构、运作模式、作用作为等存在明显差异,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对于民营企业可操作性不强,不适用于文明企业创建。
要强化和改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使企业文明单位的创建与时俱进,与量俱增,甚至后来居上。除了县级以下基层要做好宣教、发动、指导、扩面、推进的工作外,还应该在更高层面,从机制、政策、管理等方面入手,上下联动,为文明企业创建提供制度依据,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1、建机制,着力抓紧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一方面要把它列为各级文明办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的基本任务,层层加大工作力度;另一方面,根据各级统计部门的企业分布数据,适当单列并逐届增加省级、市级文明单位申报指标,尤其是对沿海经济发达,企业聚集的县市,增加指标给予适当倾斜,用于企业创评。
2、低门槛,引导更多企业投入创建。建议凡是规模以上企业建有中共基层组织或工会组织,并按要求搞好创建的,都可申报文明单位考评;凡是获得文明单位称号满一届并保持荣誉的,都有资格申报晋升上一级文明称号;凡是未具备申报条件的非公企业,都应纳入所在村或镇区创评文明村镇的实地考察范围。
3、定规则,逐步规范切合企业实际的考评细则。文明单位称号及其创建标准对于企业,不能只是个荣誉和一般性条文规定,它还应该是一顶规范、约束企业社会行为,鞭策、引导企业全面发展,促进提升企业人财物素质的综合性、准则性、实质性的“帽子”,要有利于增强企业社会影响力,引导企业进一步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有必要在“文明单位”的大类别下,由省、市出台《文明单位标准(企业)》或《文明单位考评细则(企业)》,内容包括和突出爱国、守法、信用、安全、质量、环保、劳资关系、企业文化、社会奉献、员工素质、可持续发展等等,使企业文明单位创有目标,评有依据,规范运作。
4、把好关,努力提高企业文明称号的含金量与社会可信度。根据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具有的社会性和特殊性,有必要从创评机制、体制、政策措施上强化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一是各级文明委应增设部分与企业创建关系较为密切的成员单位,成立由部分与企业管理相关的行政业务部门组成的企业文明建设联席会议,以文明办为召集人,负责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规划、指导、初评、把关,加入联席会议的行政业务部门应包括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金融部门、税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等,以达到企业行为监督与文明创建督导的统一。二是由文明委牵头,在政府及相关部门自由裁量权内,出台对企业文明单位的有关优惠政策措施,使企业文明单位在征地扩建、金融信贷、创优创先、市场拓展等方面享受到有别于非文明单位企业的服务与待遇。同时,通过授牌表彰、信息发布等形式,加大对企业文明单位综合性荣誉的褒扬力度,在有设立“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奖”、“名牌产品认证奖”等地方政府配套奖项的市、县,要把企业文明单位按获奖级别档次纳入颁奖,进而鼓励企业主和员工树立创评文明单位的光荣感和责任意识。三是适当调整对企业文明单位考评验收的把关项目。企业文明单位验收把关的内容应为:计生一票否决、综治一票否决、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以及创建工作严重滑坡、效益严重滑坡、严重的逃废债行为、严重的偷漏税行为、劳资严重对立引发群体性不安定事件等。
(龙海市文明办)
注重礼仪培养 提高道德素质
闽江学院副教授、省礼仪专家纪智嫒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虽然还刚刚迈进小康社会,但西方社会有过的不少“老毛病”也很快涌到了我们面前。价值观念的混乱,伦理道德的失落,社会公德的淡漠……这些道德问题破坏社会和谐,使人们难以对彼此的交往和社会环境抱有合理的预测和期待。道德问题的长时期延续,使得一些人以反常为正常。导致部分群众价值失落、行为失范、道德堕落。
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要想健康发展,道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抛弃、忽略道德约束,它必将会以沉重的代价来唤起人们重新认识它的价值,提醒人们采取行动克服危机、重振道德。笔者以为,加强礼仪教育是提高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
礼仪交际是人类永远不会中断的个人和社会行为,它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人类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礼仪是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它属于道德建设范畴,它以交往为特征,以克己敬人为内容,以协调人际关系为目的,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内在文化道德修养的外观,是人际间、国际间必不可少的溶合剂和润滑剂。
孔子曾经说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这已道出了礼仪教育的最终境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和进行的。这些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人际关系等等。想要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就必须依赖于个人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的提高,而这些素质提高的基础在于礼仪教育。普及和加强礼仪教育已势在必行,它对于帮助公民建立高雅健康、互帮互助、文明有序的人际关系,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1、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及精神风貌。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通过一个人对礼仪运用的程度,可以真知其教养、文明的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高低。由此可见,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有助于“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真正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2、礼仪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益于人们更好地规范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地充分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风度。当个人重视了美化自身,人人以礼待人时,人际关系将会更和睦,生活将变得更加温馨,这时,美化自身便会发展为美化生活。
3、礼仪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人际交往中懂礼仪、讲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充满自信外,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假如人皆如此,长此以往,必将促进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取得交际成功,进而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取得事业的成功。
4、礼仪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般而言,人们的教养反映其素质,而素质又体现于细节。反映个人教养的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礼仪水准,往往反映着这个人、这个单位、这个国家的文明水平、整体素质、整体教养。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反之,遵守礼仪,应用礼仪,将有助于净化社会的空气,提升个人乃至全社会的精神品位。这与我们公民道德建设殊途同归,二者应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省礼仪协会)
福州市文明办制发
《关于加强精神文明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全省文明办信息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信息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宣传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培养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精神文明信息宣传队伍,福州市委文明办向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参赛行业市直主管部门、各县(市)区委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加强精神文明信息工作是服务海西建设的伟大实践的需要,是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客观要求,是推动“两个示范”工作要求的需要。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精神文明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挖掘、总结、升华和推广各地创建经验,加强交流、沟通、学习和借鉴,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更有针对性地为海西建设的新实践做出新贡献,更好地为新一轮文明创建服务,为推动“两个示范”工作打牢基础。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明确信息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突出道德模范学习宣传、“迎讲树”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节庆文化活动开展、廉政文化“七进”活动等搞好信息宣传;围绕新一轮创建工作,突出政民沟通、专项整治、基层基础创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等搞好信息宣传;围绕持续推进精神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基础创建上新水平,突出深化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抓好文明社区建设等搞好信息宣传;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关注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等,搞好信息宣传;围绕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化、规范化,突出志愿者规范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志愿者典型培育选树等,搞好信息宣传。要明确信息投稿、报送的渠道。积极向中央文明办的《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简报》、中国文明网,省文明办的《动态与研究》、文明风网站,市委文明办的《精神文明信息》、《文明动态》、《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简报》、福州新闻网的《文明》栏目等投稿。同时,还要增强宣传意识,加强与各新闻单位联系,搞好新闻策划,提供新鲜信息,进一步提高上稿率。要明确信息采写的着力点,要进一步增强信息工作的敏感性和时效性,努力提高信息宣传的质量。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信息员队伍建设,把热爱信息宣传,有较高政策水平和文字水平,熟悉业务情况,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能胜任信息宣传工作的同志及时充实到信息员队伍中来。各单位要确定1至2人作为专(兼)职信息员,在文明办系统和参赛行业中建立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要加强业务指导培训,提高信息员综合素质。要为信息员采写、整理、发送信息稿件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在时间、经费上予以保证,配齐必要的装备,让有宣传价值的文字、影像等各种介质的信息能够及时发送到各个媒体,提高信息宣传工作的时效性。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信息宣传的机制。各单位要切实加强信息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信息工作与其他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一同布置、一起检查。领导要带头参与信息宣传稿件的撰写,经常过问信息工作,形成积极推动信息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注重激发全体人员撰写信息宣传稿件的热情,努力形成人人写稿、经常发稿的良好状态,力争全市信息工作走在全省文明办系统的前列。要建立完善信息工作考评制度,把信息工作纳入新一届的文明行业、单位的创建工作考评范畴,把精神文明信息员队伍建设、奖惩机制、上稿量等作为量化考核的内容。各县(市)区、部门和行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奖励办法,把工作绩效作为个人年终评先的参考依据。市委文明办每半年进行一次通报和点评,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奖励,对信息报道工作重视不够、做得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福州市文明办)
福清市打造“四大新家园” 构建和谐新农村
近年来,福清市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思路,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打造“富裕新家园、整洁新家园、欢乐新家园、和谐新家园”,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的海滨乡村,取得可喜成果。
一、坚持服务发展、增强活力,打造“富裕新家园”
把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围绕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按照“项目推动、服务到村”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301元,比增81%。
一是实施项目带动。先后组织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开展土地整理村庄整治”、“编制村建规划”、“家园清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三网(林网、水网、路网)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加快农村文体事业发展、村镇物业管理试点等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加强服务指导。成立新农村建设服务队,抽调120名干部成立24个新农村建设镇街服务队,具体指导、协调、督查镇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10个市直相关部门成立专项工作服务队,负责督促指导各个项目的落实推进。
三是建立服务机制。一方面,整合镇街服务功能,集中设立村建、民政、计生等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行即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制度,构建“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一个窗口取件”全程代理制模式的便民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推行村级代办制,构建村民服务窗口。服务内容全部上墙公布,并明确办事人员和办事时限。同时,进行“一人多岗化”培训,让所有村干部熟悉服务窗口的各项业务,方便群众办事。
四是探索帮扶机制。开展“干部回村携手共建新农村”试点。由市委常委和分管副市长挂钩联系试点村,并指定1名在职副科级以上干部回村帮扶。同时,加快推进“村企联动”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建立企业对村、对农民群众的帮扶渠道。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周边镇村建立利益联结体,促进镇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二、坚持长效整治、优化环境,打造“整洁新家园”
把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文明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清洁家园行动为切入点,围绕“环境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饮水净化”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一是抓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家园清洁行动长”效机制,将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及重要节假日的前一天确定为全市“家园清洁行动日”,两年半来全市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治五乱、抓三化”成果显著,被省农村家园清洁领导小组评为“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先进市”。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环境管理新途径。选择条件较好的村作为“物业管理”试点,采取政府补助、社会赞助和村民自筹三者相结合的办法,以市场化的手段来弥补农村行政管理的不足,有效提升了农村环境管理水平。
三是强化新村建设规划。针对不同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征、农民建房以及各类建设的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全市已有133个村完成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坚持文化引导、重在建设,打造“欢乐新家园”
把农村文化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着力在农村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三个方面下功夫,大力繁荣活跃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是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农村文化阵地。采取“政府投入、镇村筹措、民间捐资”三条腿同步走的方式筹集资金,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全市有文化馆、镇街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分站和各种俱乐部、村居文化室236个,图书馆(室)476个,农家书屋207个,博物馆、纪念馆6个,城乡健身公园广场21个,活动面积10万多平方米,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行政村)都有一条健身路径的目标。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三级文化体育网络。
二是建好文艺社团,壮大农村文化队伍。全市有“民间职业剧团”近90个,演职人员3870人,年演出2万场次以上;目前共有健身、管乐队、十番队、木偶剧团、车鼓队、腰鼓队、舞龙舞狮队等“民间传统艺术社团”近200支;“民间文艺社团”也拥有农村业余文艺人员近万名;农村诗社、画社、棋社、文学社等十分活跃,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业余生活。
三是搭建活动平台,活跃农村群众文化。各镇村都搭建“农村广场大舞台”,节庆文化大看台”,“乡村民俗大戏台”,引导农民自发组织、积极参与“激情广场大家唱(跳)”等广场文化活动;抓住春节、中秋等各种节日契机,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文化扶贫、乡村青年文化节等活动;挖掘地方民俗特色文化,组织开展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文艺踩街、闽剧表演、社戏庙会等系列民俗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四、坚持创新载体、深化创建,打造“和谐新家园”
把创新、深化各种创建活动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村入户的重要抓手,积极拓宽创建思路,充实创建内容,增强创建活力。
一是注重教育引导,培育新型农民。把提升农民素质、倡导文明乡风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核心内容来抓。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美德在农家”、“好婆媳”、“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创“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大力普及文化科技知识,宣传“婚丧喜庆八不准规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破除农村陈规陋习。荣获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市)称号,创建了10个科普示范镇、50个示范村、5个示范基地,新厝镇科协还3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二是注重典型引路,打造创建品牌。在开展“一镇(街)一品牌,一村一亮点”创建活动中,涌现出不少好“品牌”,如龙田镇的“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宏路街道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等。坚持把“文明户”、“文明家庭”作为创建文明村镇的基础工程,开展了福清市公民道德建设“五项十佳”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同时,突出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坚持“挖掘、培育、推广、宣传”亮点的原则,2009年在巩固提高已有的20个重点示范村的基础上,又培育了11个重点示范村、30个“家园清洁”行动卫生村、并公开选拔了12个能代表全市新农村建设水平的精品村作为先进典型。
三是注重整合资源,促进联动共建。开展村企“三联共创”活动。党建工作联“创”: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有286%的村与268家企业实现了党内活动共开展。经济效益联“赢”:2009年,共建村帮助企业招收合格工人4900人次;企业主动反哺农村,有120多家企业出资帮建村公益事业。人才双向联“培”:村和企业互派骨干挂职锻炼,既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福清市文明办)
泉州市“百万网民共建网络文明行动”取得实效
该活动2009年9月启动,由泉州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委网络办、电信泉州分公司、市互联网协会共同举办,泉州电信专门制作主题网站“共建网络文明网”,泉州网、泉州德育网、优酷网等12个网站密切配合,成效明显。
一是评选“十佳文明网站”。有239家网站参评,18万多网民参与投票,总数超过190万张。
二是开展“宽带创造生活”有奖征文活动。有200多所中小学校2100多名学生投稿,评出190篇获奖作品。
三是开展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广大网民围绕展示泉州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新生活这一主题积极创作,上传电子相册1422个,摄影作品达12143件。网民通过网络、声讯、短信投票等形式,推选优秀作品,总数达32万票,评比网浏览量达190万人次。
四是举办主流网站站长、BBS版主座谈会。全市80多家新闻、政务、教育、商业等各类网站站长、版主,围绕“3G时代的互联网从业者如何合作共进”和“如何开展网络文明建设”两个专题进行研讨交流。
五是活动宣传形式多样、效果好。通过举办“百万网民共建文明网络”启动仪式、制定《文明上网公约》、发放“文明上网、文明办网”倡议书、文艺演出等形式,扩大宣传面,泉州晚报、市电视台、东南早报、泉视网等16家主流媒体、ITV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泉州市文明办)
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官方网站
——文明风网站改版上线
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省委文明办主办的文明风网站(www.wmf.com.cn)于3月1日扩容改版上线。
新版文明风网站将更充分宣传报道我省近年来精神文明创建的喜人成效,彰显网站做为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官方网站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在内容建设和传播手段上力求更具清新与亲和力,引导广大网民积极投身海西精神文明建设。
改版后的文明风网站重点打造“文明政务”、“文明创建”、“思想道德”、“志愿服务”、“阳光少年”、“人文福建”、“文明网校”七大频道,并开设有“八闽文明”、“文明热评”、“域外文明”、“文明形象展”、“特别话题”等新闻资讯栏目以及“文明监督岗”、“文明调查”、“文明博客”等网友互动栏目。
文明风网站新的信息报送邮箱为:fujianwmf@126.com,欢迎全省各级文明办和省创建文明行业竞赛活动主管部门积极投稿。(文明风网站)
我省开辟《海西志愿者》电视专栏
《海西志愿者》电视专栏开播新闻发布会于3月20日在福州世纪金源大酒店举行,21日播出了首期节目《海西志愿者·爱心妈妈许锦泉》。该栏目的开播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增创了一个新的宣传平台。
该栏目由省文明办和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主办,以介绍海西志愿者人物风采为主,致力倡导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是一档全面反映、综合报道我省各地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志愿者感人事迹的纪实性节目。《海西志愿者》每周一期,每期时长15分钟,于每周日晚间10∶10在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第二周的周一、周五16∶45重播。
《海西志愿者》栏目新闻线索热线电话:0591—83310648,联系人:李国泉,联系电话:13705008443。欢迎加入栏目QQ群:102878651,新闻材料请投邮箱:827636641@qq.com。(省志愿服务协调小组)
〔简讯〕
福建古田会议纪念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入选2009年度“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该活动由中国红色旅游网主办,中宣部《党建》杂志和红旗出版社协办。(龙岩市文明办)
省司法厅加大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力度设立90家妇女法律援助站、59家青少年法律援助站,2009年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为5537位妇女和3750位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共办理婚姻家庭援助案件1168多起,解答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类的法律咨询20868人次,有效维护和保障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省司法厅)
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转变服务监督方式,提升文明服务水平采取第三方监督形式,外聘社会监督员,对全省41个营业网点和109名客户进行服务质量暗访调查,每季度通报情况并下达《满意度调查整改意见函》。(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
石狮市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促进农村民主管理在所有村(社区)推行计算机网络监管,建立村集体建设项目交易服务中心和村集体资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服务中心,有效强化了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石狮市文明办)
省直机关加强文明行车管理教育发放文明行车倡议书,组织闽O闽K车牌驾驶人员学习培训,及时通报机关车辆管理情况,把单位文明行车情况纳入文明单位考评内容。(省直机关文明办)
厦门市评选2009年度“身边好司机”活动由厦门市委文明办、市交通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经济交通广播、厦门商报联合主办,历时5个月,经过市民推荐、媒体走访和公司取证等程序后,共评选出61名“身边好司机”。(厦门市文明办)
永安市开展“3·15汽车维修质量服务月”活动以“服务、阳光维修”为主题,通过媒体倡议维修企业树立诚信服务意识,现场咨询,发放爱车维护修理常识宣传小册等形式,为广大汽车用户提供各项故障诊断及免费处理服务。(永安市文明办)
长乐市举办第四届读书节读书节历时三个月,开展了“图书漂流”、“书香飘校园”、“书香进企业”等22项活动,共有60多家企事业单位认捐购书款达3975万元。(长乐市文明办)
龙海市征集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收到来自台湾省和漳州、泉州、厦门三市的应征作品40多件。并于3月3日晚,举办了“保生大帝”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决赛晚会,来自台湾、泉州、厦门、漳州两岸四地的评委、作者、歌手和千名观众共享了一场乡音歌赛大餐。(龙海市文明办)
永定县举办“永台妇女客家山歌大赛”由台湾两岸和平文化艺术交流联盟推荐的40名台湾客家山歌歌手和27名永定歌手一起,以客家山歌为主并用方言倾情演绎了《八月十五月团圆》、《月光光》等17首两岸民众熟知的歌曲。还举行了永台摄影家摄土楼、永台画家画土楼和台湾经贸团考察永台农业合作项目等。(永定县文明办)
上杭县奖励农村精神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县财政拨出专项资金512万元对2个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4个省级文明村和117个市、县级文明村镇、50个县级文明户、53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进行奖励。(上杭县文明办)
〔有错就改〕
本刊第4期勘误
因校稿失误,本刊第4期《福州、厦门、三明、龙岩、宁德等地采取措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信息工作》一文中,第26页第8行“13个各县(市)区文明办”“各”字与第27页倒数第2行“通过‘四抓'推进文明信息宣传工作”一句应删除。
特此致歉。
准印号:福建省内部资料出版物
出版许可证K149号
投稿专用邮箱:dtyj2766@163com报:中央文明办,省五套班子领导,省文明委成员,省委宣传部领导
发: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县、区党委、政府、文明办,省委宣传部各处室
(共印8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