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警惕文艺媚俗化功利化倾向
http://wmf.fjsen.com 2010-03-16 09:09   来源:文汇报    我来说两句

“收视率”是否有代表性,值得质疑

那么,“收视率”从何而来呢?

据悉,时下已仅凭央视索福瑞公司一家对约5000名抽样观众的调查为据。泱泱大国,13亿之众,区区5000人抽样,究竟在多大意义上具有代表性?这很值得质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曾在文艺小组讨论会上回答近百名委员的咨询,发现竟无一位委员被抽样调查;近日我在沪应邀为全国中小学文艺展演作美育讲座,方知前来的数百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亦无一人被抽样。据此,我想反过来质问:这种“收视率”岂不是剥夺了具有参政议政之权且熟稔文艺规律的文艺界全国政协委员和来自基层学校、最了解青少年儿童欣赏需求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在这方面的话语权吗?更何况,“收视率”并不等于“收视质量”。抽样是否具有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年龄段观众的代表性?这是一个问题。再一个问题,对于一部电视剧的播出的价值预判说来,我以为珍视时代和人民哺育成长起来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历史观的专家的意见,尊重各阶层、各职业、各年龄段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人们的意见,要远比现在一家公司统计的“收视率”明智得多。

以粗鄙的语言解构崇高,算有美学品位?

又如,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犹如一座宝塔。盛世包容,塔底塔座理应丰富多样,只要是健康向上、给人带来愉悦而不逾越中华民族力倡的道德伦理底线的,都可在其间拥有一席位置;但荣登塔尖起引领作用的,只能是那些能经受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文化。这是不容含混的。

想当年,努尔哈赤这位女真民族的领袖起兵于东北,中经皇太极、多尔衮几代人的拼搏,终于打进北京,坐了故宫,得了天下,也碰上了满汉文化的冲撞课题。如何解决?努尔哈赤的子孙们先是听听昆曲,似觉典雅,再开城门,迎徽班进京,让安徽的徽剧、陕西的秦腔、湖北的汉剧等有影响的地方戏曲交融整合、优势互补,终于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为基调的京剧。且看以故宫为中心,向东不远有王府井的吉祥戏院,往西至西单有长安大戏院,奔南到前门是谭老板(鑫培)出没的广和剧场,去北至新街口前则是梅(兰芳)家大院。由是形成了京城京剧的艺术磁场,故有“西皮二黄声起,油然而生中华情怀”的“国剧”之说。

如今,因城市改造,剧场外迁,这磁场已需重建。但在寸土寸金的前门与珠市口间,却巍然新建起了一座“刘老根大舞台”。不是说,“二人转”不应进京;而是说,在对文化的选择和对艺术的倚重上,已经出现的弃典雅取世俗、轻思想重娱乐的倾向足以令人深思。今年央视春晚上被称为“自编、自导、自演”加上“自吹、自擂、自评”为一等奖的那个小品,其实在美学品位上很值得推敲。“捐款”乃是人类一种高尚的慈善行为,其美感盖源于捐款者的“真诚”。但这部作品却有意无意地把捐款者说成“误捐”(不真诚),且让“亲家”以一连串粗鄙的语言(诸如“你把寡妇捐到家来了,要不是寡妇,你还不捐呢!”“你我都是干柴棒,你一泼尿把我浇灭了……”等等)去解构“捐款者”的崇高。这样的审美价值取向,实在有媚俗化、功利化之嫌。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