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奉旨化缘”,化不满一钵“慈善”
http://wmf.fjsen.com 2010-03-11 10:45   来源:钱江晚报    我来说两句

两会上,政协委员许家印表示,中国企业数千万,有捐赠记录只区区几十万家。“奉旨化缘”或是影响捐助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天另一新闻,或可视为对此的一个另类注脚:湖北咸宁一小学教学楼落成典礼时,向学生家长发请柬。家长“随份子”送来20余万。家长随份子有别于行政募捐等“奉旨化缘”,而且学校资 金可能也有难处。当然这属另一范畴,随份子中“被慈善”的性质我们都是熟悉的。

其中极端例子,当属河南荥阳用红头文件打造“慈善城市”了。“奉旨化缘”的旨是行政意旨,比如荥阳的那份红头文件。“慈善”就这样被简化为捐钱捐物了。这自然是慈善误区。

我们老拿盖茨、巴菲特等老外的慷慨来挤兑国内巨富新贵。难道中国企业家天生比外国人缺乏公益精神吗?肯定不是,只是我们在从事慈善事业时,限制重重。就说资助贫困生吧,外国有大量民间公益团体、家族或企业基金会,我们却面临尴尬的行政审批,管制甚至比商业领域还严。政府把着慈善的门,而从媒体不断披露的情况看,有些合法的官办或半官办慈善组织,对善款的运作效率和公信力却又饱受诟病。

凡此种种都抑制人们从事慈善的热情。就如许家印所言,不少捐款企业也没能得到适当的政府鼓励和税收优惠,这也或多或少影响慈善肌体的正常发育。只要公益被垄断,权力还在把门,“慈善企业家”群体就难成形。


责任编辑: 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