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近日上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参加全国政协体育界别分组讨论,谈起有运动员夺冠后感谢父母如是说。此前,周洋在冬奥会上夺冠后说“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感动了很多人。(3月8日《南方都市报》)
年仅19岁的小将周洋怎么也料想不到,当初自己一句不经意间的“获奖感言”竟然引发了一场关于“先感谢爹妈还是先感谢国家”的思想讨论。毫无疑问,运动员荣获国际大奖与国家的栽培之恩、父母的抚育之情均息息相关,感谢国家与感谢父母“一个都不能少”,但关键就在于先后顺序之分。
对于生存在集体中的个体来说,“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爱国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念”,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我们该怎样表达爱国热情》中如是说。纵观历史,在关乎国家利益的大事大非面前,当然要以大局为重,且大凡有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人,往往都毫不犹豫地舍身取义。战争年代更是如此,在国家与集体、家庭与个人的抉择面前,公众理应将前者排在首位而把后者推至末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舍小家顾大家、毁家纾难的爱国情操时至今日仍深入人心。
不过,就有血有肉的个体本身而言,对家庭的依恋、父母的恩情同样是人生情感的五线谱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音符,离开来了它就不可能奏出世间最感人的乐章。父爱如山、母爱似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先感谢爹娘从情理上又如何说得过去呢?就不久前,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提及自己的母亲也是心怀无限感激。他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我是永远忘记不了的,因为我出生在1942年,恰恰是在抗战时期,我在她的身边知道了战争的苦难,知道了生活的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给国家。”这就说明了,感谢父母是人之常情,对家庭真情的流露并不影响爱国情怀的表达,先感谢国家还是先感谢父母也不属于完全对立的关系,没必要煞有介事地人为将之割裂。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一首歌曲《国家》道出了国与家共存共荣、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也唱出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国在心中,即便不借助于口也无碍爱国思想的表达。毕竟,不辱使命的周洋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这枚沉甸甸的金牌已写了下对国家最深最大的感激与回报,又何必再计较感谢的先后之分呢?(周欢)
责任编辑: 金婷 |
- 2010-03-09父母编织的“香港梦”:赴港生子十年
- 2010-03-03调查称8成青年奋斗最大动力系让父母活得更好
- 2010-03-01大爱男儿心怀感恩 20年悉心照顾亡妻父母
- 2010-03-016岁小女孩仔五一广场赏灯走失 民警帮她找父母
- 2010-02-2480后生存现状调查:《蜗居》女演员靠父母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