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从文学史看"边缘活力"
http://wmf.fjsen.com 2010-02-26 09:19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过去我们比较关注中枢部分的动力,中原的文化动力,现在我们需要增加边疆的、边缘的文化动力,或称“边缘的活力”。边缘文化不是只会被动的接受,它充满活性,在有选择地接受中原影响的同时反作用于中原文化。少数民族的文明,边疆的文明往往处在两个或者多个文化板块的结合部,这种文明带有所谓原始野性和强悍的血液,而且带有不同的文化板块之间的混合性,带有流动性,跟中原的文化形成某些异质对峙和在新高度上融合的前景。这么一种文化形态跟中原发生碰撞的时候,它对中原文化就产生了挑战,同时也造成了一种边缘的活力。

黄河文明比较早就有了成熟的史学、儒学和诸子文化,就是早熟的文明。很早的时候人伦理性精神就很强了,神话都被历史化,巫风被过滤成祭祀礼仪。在《史记》中,《山海经》式的怪异记载也不敢采用。认为不够雅驯。在中原文化理性化的进程中,神话破碎了,中原的神话呈现碎金状态的,是片段性的、非情节化的神话,所以中原的史诗就很不发达。我们中国人写文学史为了跟西方对应、接轨,就从早期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选出了五首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作为周朝的开国史诗。但是这五首诗总共加起来是338行,跟荷马史诗、跟印度史诗怎么比,所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中国没有史诗,或者中国是一个史诗的贫国。但是如果我们把少数民族的边疆文明加在一起来看,情形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中国至今还以活的形态存在着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

《格萨尔》是中国西部藏、蒙等几个少数民族在这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共同创造的盖世瑰宝。你要了解高原上、草原上的少数民族具有何等辉煌的第一流的创造力吗?请读一读《格萨尔》。它的想象空间是雄伟壮阔的,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这千年最具有高山旷野气息的超级史诗。其想象出入于天地三界,驰骋于高山神湖。写英雄则自天而降,赛马夺魁,降妖伏魔;写魔王则“吃一百个人做早点,吃一百个男孩做午餐,吃一百个少女做晚餐”,胃口极大,贪欲无限,凶恶至极;写美人则如彩虹,如雪山月光,灿若太阳,美若莲花。这些想象方式都具有高原民族的崇高感和力度。这部史诗据说是60万行,有的学者说可能有100万行。世界上五大史诗最古老的是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3000多行;影响最著的是荷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一两万行。最长的是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后者是20万行,因此60万行的《格萨尔》的长度,超过了世界上五大史诗的总和,而且中国南北少数民族不同长度的史诗或英雄叙事诗,还有数以百计。


责任编辑: 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