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凤翔说,整合从今年上半年正式开始,根据相关部门制订的方案,自己必须与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整合,整合方式只有两种选择,或者整体出售,或者折价入股,但是只能参股,不能控股。
贾凤翔说,此次整合由山西省统一部署,自己也能理解。但进行到资产评估阶段后,贾凤翔发现
,对方给出的价格自己根本无法认可。这两座煤矿是在2005年买进的,当时花了将近5000万,随后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改造。今年年初,贾凤翔曾自己曾进行了评估,当时评估价超过6个亿。
贾凤翔:“加起来,自己投资总共连煤矿带投入什么的就6、7亿,现在一点效益没有产生,现在评下来,那个矿评1亿4,那个矿评1亿9,那就3亿3,这就短了3亿多嘛。”
贾凤翔说,由于出价差距过大,自己始终没有在合作协议上签字。这段时间,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催他,就在记者采访期间,对方又打来了电话。
“电话录音?怎么弄?关吗?”
“剩下的下一步要关,因为它那个国策,因为领导说出这话了,说这个话了。”
“那就无条件关了?”
“无条件就关了,第一步估计是吊销执照,执照一吊销就没办法打了,再打就是非法打。”
就在贾凤翔为资源整合烦恼的时候,来自浙江温州的练祖前已经陷入了绝望。练祖前2007年来到临汾,花了两亿元购买了这座年产量二十一万吨的煤矿,之后又进行了改造,他提供的这份情况反映显示,总投入已达到28800万元。然而,在这次兼并重组中,当地要求,练祖前必须和山西焦煤集团整合,合作方式也只能是卖掉或参股。就在记者到来前,评估公司刚刚给出了报价。
浙江投资商练祖前:“六千五百万。”
记者:“这个是最终的价格吗?”
练祖前:“现在还不是最终的价格,但是这个价格就是离我们的投资太远了,差得太多了。”
练祖前说,2007年他们购买这座煤矿开始改造,2008年开奥运会停工,2009年刚刚准备生产就碰上了资源整合,三年来他们没出过一吨煤。记者在矿上也注意到,这里没有一名工人,矿工居住的宿舍垃圾遍地,将近两年没人居住了,矿区内到处长满了荒草。练祖前投入的28800万元大多是高息从民间借来的,涉及到上百个家庭。他提供的资料显示,三年来仅利息就达到了9000万。
练祖前:“我们这个也不可能签字,六千多万也不可能签字,但我们现在就是说真的是无可奈何,有可能就是说我们再下去的话,我们的小股东这些会跳楼,受不了。”
我注意到,刚才片子里的煤矿似乎很荒凉,到处是杂草丛生,有几个工人,好象也是特别无所事事的样子。
没错,并且这两个煤老板,贾凤翔和练祖前的命运也很相似,他们的煤矿都将面临整合。其实我们的同事曾经联系过很多煤老板,多数都不愿面对我们的镜头,但他们的遭遇也都是一样的。我这里有一组数字,山西省目前有各种矿井2598座,这当中有国有、集体、股份制、也有私人开的。按照山西省的计划,到明年,要压缩到1000座,也就是砍掉一半还多,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形成三个亿吨级、四个五千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这些数字记起来可不容易,听起来也确实很宏伟,实施起来估计难度也不小,那山西省怎么给自己加了这么重一付担子呢?我们接着看记者的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