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办民俗园传承闽南文化 村民送来老物件 2013-04-23 10:30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
学生们说,在这里唱南音特别有感觉,脚下冰凉的长条石,身后红墙上的墨绿窗花,让人恍若身在闽南小院。雷国山告诉记者,民俗园是学校打造“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第一步,通过这些老物件让学生们陶醉在多姿多彩的闽南民俗文化中。 |
水车等老物件引来学生好奇参观 核心提示 宋代的石狮子、清代的井围、泉州崇福寺住持用过的药槽……这些老物件摆放在校园一角,南音老师与几名学生坐在当中弹唱。日前,晋江永和邵厝小学民俗园洋溢着浓浓的闽南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记者 许雅玲/文 邵厝小学供图 老物件渐消逝 学校建民俗园 邵厝小学位于晋江永和镇邵厝村。永和是中国石材之乡,几百年来,村民们住在红砖古厝里,用着石磨、石臼、石碾,角落摆着石刻、石雕,石制品一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该校校长杨长兴介绍,上学期,学校在寻找邵厝村可挖掘的地理环境资源和村庄文化、民俗文化时,发现学生对老物件很陌生,有的学生不认识蓑衣,说那是演戏用的道具,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民俗老物件正逐渐消失。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学校决定建设民俗园。 |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