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未成年人在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我市各部门和社区携手共建,优化孩子成长土壤。目前,全市已经建设了基本覆盖各社区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其中建设了60个“绿色网吧”、35个“爱心网校”,设立了37个“社区少儿图书室”、19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156所农家书屋,全市23个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48个科普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费和优惠开放。
加大网络监管 净化网络环境近日,记者走进城区的几家网吧,只见现场秩序井然,上网人员中不见未成年人的踪影。而社区绿色网吧,更是厦门净化网络环境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厦门不断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实行上网实名登记、上网日志信息留存等制度,充分发挥网络警察作用,在网站的论坛、聊天室、留言板等交互式栏目中布设虚拟警察,方便群众举报、报警、求助及投诉。厦门电信公司还率先研发推出首个针对违法违规网站进行实时“通缉”的黑名单域名监控系统。
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队长李智国告诉记者,我市文化、工商、公安等职能部门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作为大事来抓,以学校为中心,辐射社区、家庭,将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明察与暗访、专门执法与联合执法等相结合,加大网吧、网络、荧屏声频视频、新闻出版物“扫黄打非”、“反盗版”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行动的整治力度,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塑造校园文化 提高道德修养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道德品行的修养。在我市的中小学校,不少独创的校园文化逐渐成为金字招牌。
2009年2月,嘉滨小学与厦门网开展了“文明小博客”活动。该活动成为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一种新形式,得到中央文明办的高度肯定和推广,目前已在全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博客成为学生精神快乐的家园,成为未成年人“三位一体”的新阵地。
2006年,位于偏远山区贫困村的古宅小学,成为市文化馆“艺术扶贫基地”。借助“艺术扶贫”的春风,学校于2007年组建了一支器乐队,2009年组建我市第一支小学生葫芦丝乐队。今年1月,这支葫芦丝乐队表演的传统剧目《草蜢弄鸡公》,在“魅力校园”第七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十二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中,一举夺得汇演金奖。
除了培育校园文化之外,我市还建立基地,引导孩子到更广阔的健康天地去探索,形成覆盖全市、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实践阵地。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2-07-27宜春樟树道德实践活动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 2012-07-09明溪县“五个一”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 2012-07-05长泰县妇联多举措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2012-06-26加强道德建设工作 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2012-06-18父亲节女儿给吴斌写信 会“自食其力,健康成长”
- 2012-06-04武平县举办“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教育宣传活动
- 2012-05-31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