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老泉州说年俗:腊月廿四竹竿绑红绳 筅尘扫晦气
http://wmf.fjsen.com 2016-02-02 10:01:48 张素萍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老泉州说年俗】腊月廿四:竹竿绑红绳 筅尘扫晦气

■日期:农历腊月廿四

■民俗:筅尘(又称除尘、扫尘、掸尘)

早报讯(记者 张素萍 通讯员张秀珍)昨日送完神,巧妇和孩子们今天就该打扫屋宇,展开一场年终大扫除啦。这便是闽南地区传承已久的民俗——筅(音xiǎn)尘。

然而,筅尘的时间其实也不大统一,闽南的漳州在“尾牙”即开始,而泉州很多地方是送神后开始的。有趣的是,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许月才家住鲤城区浮桥山川坛(即三千坛,今石笋公园),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里竟然是元旦假日筅尘!

去尘秽净家户 辞旧迎新扫晦气

●陈桂炳:闽台区域民俗研究的知名学者,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泉州师院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主任

腊月廿四筅尘,去尘秽,净家户,这是传承已久的习俗。所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筅尘表面上看起来是大搞卫生,实际上还有另一层寓意,即扫除家中一切晦气,祈求来年平安。

通俗点说,筅尘就是家家户户进行“卫生大扫除”。打扫屋宇,清洗地板,刷洗床桌椅柜,尤其是灶神所在的厨房,要把烟灰油垢擦洗得干干净净,称之为“洗过年”。

泉州明清旧方志中记载有送神的年俗,但并没有筅尘的内容,可见把筅尘与送神之俗整合在一起,是后来的事。至于筅尘的时间,其实各地并不相同。漳州在腊月十六“尾牙”之后就开始筅尘,民间认为“大拼厝才会富”,而且年前的大扫除一直要进行到大年夜。而泉州许多地方则是送神后才开始筅尘,由于送神后天色已晚,因此筅尘等活或是当夜开始加班,或是当夜稍作休息,次日才起早动手。大家认为送神后,神灵都已离开凡间,这时翻箱倒柜地打扫房内屋外的卫生,就不会“惊动”“冲犯”神灵。

如今,泉州人家一般在冬至过后、送神前后,只要得空就动手,不会在意具体应是哪一天。

奇!旧时浮桥山川坛元旦筅尘

●许月才: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的家乡习惯元旦假日筅尘,也就是1月1日或2日,而非腊月廿四。

我的家在鲤城区浮桥山川坛,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三千坛,今石笋公园。为何元旦筅尘?其实是因为,那个年代大人们都忙于工作,只有元旦才放假。闽南有句方言叫“十二月的工,贵过香葱”,说的是腊月的工价高,因此有工作的主妇只能元旦除尘。

不过,元旦除尘可能是山川坛独有的特色,像浮桥古街其他村落的民众就选择不一,但总体都是在冬至过后开始到腊月。

话说到了元旦假期,山川坛家家户户会先把床铺搬出房子,搭设在自家门口,棉被、蚊帐、窗帘、碗盆罐坛等一应物件也摆出来。主妇们再找来一段长竹竿,顶端绑上春稻草,用红绳子捆扎成一根长长的掸子,拿着长掸子清扫屋角房梁的灰尘蛛网。我记得,当时我家里筅尘时,母亲和姐姐洗被单、蚊帐,小弟小妹扛椅凳、砂锅等到溪边,再用春稻草和着溪里的沙子清洗。

如今看起来,虽然把床铺物件全放在家门口,可能会暴露隐私,但当时民风淳朴,乡邻一家亲,邻里之间十分和谐,大家都觉得没什么。有意思的是,这根筅尘的“超长掸子”,得用红绳子绑着,这也是老泉州约定俗成的筅尘习俗。

■筅尘传说

据说,每年玉皇大帝都要派“三尸神”到人间视察,“三尸神”把各家的罪行写在一张纸上,把纸粘在门前的蜘蛛网上,供玉皇大帝视察时察看。后来,这事被人们知道了,大家就想了个好办法,用嫩竹枝叶扎了支长长的扫把,悄悄把粘在蜘蛛网的纸条扫掉,这样玉皇大帝视察时就看不到所记的事了。此后,腊月廿三抑或廿四就成了“筅尘日”。

■其他习俗

沐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赶乱婚:过了廿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2-01老泉州人说年俗:腊月廿三过小年 祭灶送神
  • 2015-02-12参与体验让年俗文化更具活力
  • 2014-02-27远离烟花爆竹 让年俗服务于健康文明
  • 2014-02-27能否暂时牺牲春节“烟花年俗”
  • 2014-01-31传承年俗文化 城乡喜过除夕 记者赴各地感受传统年味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