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悠期待可以让更多的人分享交流艺术。(蔡文悠供图)
【核心提示】
出生于东京,成长于纽约,自幼便随父母游遍世界各大美术馆及博物馆,作为著名泉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的女儿,蔡文悠被视为一个典型的“艺二代”。在今年,她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可不可以不艺术》,并带着它回到老家泉州,通过读书分享会,与大家分享那些属于自己的“成长密语”。
□泉州网-泉州晚报记者 陈士奇/文 戴涵琦/图(除署名外)
“对于成长,美术馆是太过孤寂的地方”
与多数同龄人不同,蔡文悠常说,自己的童年回忆,大多被定格在了“空荡荡的美术馆里”。
与多数职业父母一样,蔡文悠在出生后就开始被忙碌的父母带着去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父亲蔡国强的艺术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其展会开始走向世界各地,蔡文悠跟着父母去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城市,并在各地的大小美术馆留下了自己的回忆。之后的一年又一年中,在艺术馆的库房、关闭的展厅中或是布展工作坊中,蔡文悠度过了自己眼中那段“枯燥乏味的成长期”。回想起儿时在各大美术馆中等待父母下班的漫长时光,她记得自己偶尔也会帮助父亲布展,在心中掐算着布展环节的完成进度,盼望着能够快点回家吃饭。但更多的时候,为了不打扰正在工作的父母,她总是无所事事地待在美术馆中,一个人浏览着空荡寂静展馆中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展品,时隔多年后再回想起来,她坦言,“对于成长,美术馆是太过孤寂的地方。”
即便在美术馆中度过的童年是无聊而孤单的,但蔡文悠仍发现,儿时的自己很多时候就像一块海绵,凭着本能,在美术馆、博物馆中被世界著名艺术家创造出的作品所影响着,其中也包括自己父亲的作品。
“一直以来,比起理性化地欣赏,我更喜欢通过视觉角度去和艺术作品‘对话’,即使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但我仍会记住当下自己的感受。”蔡文悠说,也许是受到孩童时期的经历影响,现在的她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座新的城市,就会去当地的美术馆参观。在她看来,走访那些儿时曾经待过的美术馆,不仅能从展出的一件件艺术品里了解到一座城市中有趣的面貌,还能重温“美术馆中熟悉的孤寂感”,以及偶尔在美术馆中“邂逅”父亲作品的满足感。
除此之外,她开始会在这些美术馆中思考着自己的成长环境。“对于许多人来说,艺术欣赏是从童年培养起来的,但对我来说,艺术就是我的童年。在艺术之外,我无法了解自己,正因为如此,我无法摆脱艺术。”蔡文悠说,多年之后,当她正式进入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她也才渐渐意识到,孩提懵懂时在美术馆中的所见所闻,都成了一种养分,长大后再到美术馆故地重游,则都变成了一个个思考成长和寻找自我的过程。
蔡文悠希望通过新书与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对他们有所帮助。
期待艺术不高冷而能够分享
从儿时梦想成为甜点师,到八岁那年期待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再到大学时放弃服装设计专业转读雕塑专业,并在毕业后继续进修创意文化产业课题,在蔡文悠看来,无论怎么“折腾”,自己从小到大的梦想似乎总是无法从艺术中抽离。
对于从小接触的艺术,蔡文悠说自己最初是排斥的,问及为何会选择学习艺术,她坦言,选择艺术学院并不是想要学习艺术或是成为艺术家,而是出于一种强烈的本能,正如儿时置身于美术馆中的困惑一样,她迫切想要了解自己成长的环境,“正如我想知道为何蒙娜丽莎能吸引世界各地的观者去一睹芳容”。
“直到进了美术学院,我才发现,原来做艺术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蔡文悠说,虽然从八岁开始,她就梦想成为像日本著名大师三宅一生那样的服装设计师,但进入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开始学习艺术后,她却开始陷入迷茫,直到与父亲探讨后转换专业,才重新又寻找到了一个努力的方向。“爸爸坚持要我学习当代艺术,因为当代艺术广纳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材质,学成以后我便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无论是时装,还是电影、设计,甚至是烘焙。”
虽然听取了父亲的建议,但在蔡文悠看来,在艺术学院的四年中,自己是带着些许的痛苦在继续着自己的创作。“个人创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常觉得自己做的作品不如别人的好,而别人进步的速度也比我要快。”
面对这样的困惑,蔡文悠一直在试图寻找着答案,她也曾羡慕周遭对于艺术一直抱有“饥饿感”的同学,能够不断清晰而坚定地为创作挥洒热情,而看看自己,却总为不能创作出好作品而感到疲惫。直到后来与父亲的深入探讨后,蔡文悠才慢慢为自己的迷茫找到了答案,原来曾经与父亲一起去过很多地方,亲眼看过许多大师的作品,当中的所见所闻其实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的创作与眼光,由此也让她对于自己的作品有了更多苛刻的要求。而这一次,父亲给予蔡文悠的建议,也是她至今难忘的,那就是“不必把一件事情看得太重,但也不要轻言放弃,要始终明确一个努力的方向”。
“我虽然不想当艺术家,但不得不承认,艺术的确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在蔡文悠看来,虽然艺术创作的过程很难,但在与自己的作品“保持距离”后,往往会发现当中潜藏着许多的可能性,而正是出于对这些可能性的好奇,她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前往伦敦学习创意文化产业。在她看来,不同于父亲的艺术作品大多收藏在艺术馆中,她更期待艺术作品被分享的过程,正如此次将自己多年记录生活的文字集结成书分享给读者。而谈及如今自己的下一个梦想,蔡文悠则表示,希望如自己所写的书一样成为与人分享想法的媒介,在未来,她也想在创意产业中开拓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在此交流分享艺术,也让艺术不再高冷,而是更加贴近社会大众。
蔡文悠与父亲蔡国强的合影 (蔡文悠供图)
“我与父亲是彼此的‘作品’”
在艺术的道路上,蔡文悠的身上一直被贴着“艺二代”标签。拥有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家父亲,在她看来,这样既可以拥有一位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但也是一个时而会困住她的无形“影子”。面对这样的成长过程,与父亲如影随形的蔡文悠,也在不断尝试寻找不同于父亲的那个自己。
七岁那年,对摄影产生了兴趣,蔡文悠开始用相机记录身边的人、事、物,而定格在她镜头画面里的,许多都是关于父亲的故事。在之后的日子里,从陪伴父亲的女儿,变成父亲的专属摄影师。透过镜头,从专业的视角观察父亲成功的艺术事业,她也渐渐萌生了“想要了解成功背后是什么”的想法。“许多人见到爸爸时,都不会想到他是一个以爆炸为生的人。”在蔡文悠看来,父亲的成功有部分是因为他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知而不惊扰社会的秩序与安宁,而这恰好也是她所向往的最佳状态。
“爸爸喜欢对别人说,他和妈妈曾将睡在摇篮里的我带到美术馆,人们都不知道那个睡着的宝宝是真实的还是一件艺术品。”蔡文悠说,“虽然我是真实的,但我后来也意识到,我也是爸妈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
即便如此,在面对外界常形容自己是父亲蔡国强的作品时,蔡文悠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正如此次所写的书名《可不可以不艺术》,在她看来,不是不做艺术,而是不去做与父亲一样的艺术。如今的她想将爸爸的个性变成自己的作品,并且去“颠覆这场‘谁是谁的作品’的传代戏码”。她能够告诉父亲哪件衣服好看并让他穿上,同样,她也能为父亲拍照,把他当成演员,当成自己创作故事中的主角。对此,蔡文悠说,“就像爸爸通过艺术找到他自己,在爸爸为我塑造的世界里,我也正通过探究我是谁而找到自己。”
2014年,蔡文悠在阿根廷拍摄父亲蔡国强创作场景。(蔡文悠 供图)
父女通常用闽南话来探讨艺术
“艺术是我们共同的母语。”这是在蔡文悠新书发表会上,蔡国强曾这样阐述与女儿的交流方式。而在此次的泉州读书分享会上,蔡文悠为这个说法做了一个补充,她与父亲通常是用闽南话来探讨艺术的。
自小在国外生活,会说英语、日语的蔡文悠总会抱怨自己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但一旦开口说闽南话,她的发音却是十分的地道标准。
“我的父母来自泉州,家里的许多亲戚仍居住泉州,对我而言,说到家,我就会想到泉州。”蔡文悠说,自己的朋友大多在国外,他们对于自己的家乡泉州知道甚少。但这个对于外国朋友如谜一般的城市,对于她来说,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穿梭在老街巷里的三轮车、“阿太”旧房子中的古井、香火鼎盛的寺庙以及藏有很多故事的清源山……这些小时候回到泉州探亲的点滴片段,都是长大后的蔡文悠仍会时常回想起来的。“我常说自己的生活里有许多气泡,这些气泡里装载许多珍贵的回忆,有关于艺术、摄影、父亲,还有就是关于泉州的。”在此次出版的新书中,她就特地将这些自己记忆中尘封的“泉州往事”收集,写进了书中《消磨泉州》一文中。
谈及下一本书的构想,蔡文悠笑说,父亲曾给她一个建议,也许可以从家乡泉州入手,从蔡文悠的角度去写一写她眼中的那些关于闽南、关于泉州的亲人故事。
蔡文悠的新书在故乡泉州推出,受到许多年轻读者的关注。
蔡文悠在新书中记录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艺术历程
1998年,蔡文悠回泉州过年场景。(蔡文悠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