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退休教师林济民唱响漳州哪吒鼓乐
http://wmf.fjsen.com 2010-03-12 16:39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漳州哪吒鼓乐”不久前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漳州市芗城区有关部门近日正积极推动“漳州哪吒鼓乐”申报国家级“非遗”。

    作为漳州哪吒鼓乐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林济民是一位退休教师,父亲是上一辈鼓乐传承人之一。在父亲的影响下,林济民从小耳濡目染,对鼓乐充满了浓厚兴趣。上世纪90年代初,人到中年的林济民全身心投入到哪吒鼓乐活动中。在活动中,他对漳州哪吒鼓乐的主要特征、重要价值和濒危状况有了深刻认识,认为它在传承文化、培养爱乡意识、锻炼身心、促进团结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漳州哪吒鼓乐,林济民开始动手整理有关资料,为漳州哪吒鼓乐申报“非遗”做准备。

    哪吒鼓乐明代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漳州,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古闽越族原生态巫术仪式与山西闾山道教音乐相互融合的民间信仰音乐文化产物之一,民间文化底蕴深厚。鼓乐因唱词中有“觐请哪吒三太子”而俗称“哪吒鼓乐”。明清时期,漳籍民众大量徙台,在台湾岛内很多地方建庙祭拜或他庙寄祀“太子爷”,特别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哪吒鼓乐”也随“太子爷”一起传入台湾,台湾民众俗称它为“法仔鼓”。作为闽台地区特有的曲艺形式,“哪吒鼓乐”见证了两岸民间文化变迁的历史。目前,漳州市仅市区文衡殿哪吒鼓队能表演哪吒鼓吟唱和咬旗的技艺。

    哪吒鼓乐的代表性传承人有蔡国明、陈维昌、王海西、林济民等4人,参与传承的有苏志鹏等18人。为了挖掘、整理有关漳州哪吒鼓乐的历史渊源、相关习俗、传承谱系、实物以及图片等第一手资料,林济民查阅了许多史料记载,走访了6位老一辈哪吒鼓乐传承人(如今只有两位健在,都已85岁高龄),整理的手写稿近30张,现由漳州市文化局收藏。

    由于哪吒鼓乐代代都是口耳传承,只有歌词而无曲谱,林济民决心配上曲谱,以便记载流传。于是,由苏志鹏、林济民、王海西、黄根华、陈维昌等人吟唱鼓乐,漳州艺校校长陈松民在旁聆听并录音,配上曲谱之后再由林济民等人对照曲谱反复吟唱校对,直至歌谱曲调与原声吟唱一致。历经半年时间,林济民终于完成了包括鼓乐项目简介、基本信息、说明、论证、管理、传承谱系、保护计划以及相关图片等内容完整、图文并茂的国家级“非遗”申报整理工作。

    其间,还发生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小插曲。2006年8月,台湾台南圣帝庙40人组成的朝拜团来到下沙马祖庙、文衡殿进香交流,林济民等人为他们专场表演了吟唱和哪吒鼓乐技艺,令他们耳目一新,很感兴趣。由于台湾哪吒鼓乐没有吟唱和咬旗阵式,对方如获至宝,兴奋地向林济民询问了解有关情况,双方由此结下情谊。

    “好东西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多交流探讨才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与光大。”林济民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漳州哪吒鼓乐在唱响海西后,再唱响神州大地。(朱亚圣 郑文典)


责任编辑:叶玲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