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实际育样本
乡村文化不断繁荣
听音乐、逛夜市、看艺术展,在绿水青山间度过难忘的音乐夏夜,这样的小资生活并非发生在城区,而是在同安北部的小山村里。
8月15日晚,“莲花古窑乡村音乐会暨田野地摊夜市”在同安莲花村热闹上演。“以歌为媒,以莲为介,向村民游客传递动人音符和醉人艺术,也用文艺激发乡村活力,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莲花镇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发展。”同安区莲花镇相关负责人这样形容乡村音乐会的举办初衷。
莲花镇有滋有味的村落文化,只是近年来同安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一个缩影。而这项工作更是烙上“同安特色”的印记。
一直以来,公民道德的种子不断在同安生根发芽,滋润着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褒歌调·茶乡来了总书记》登上2019年中国原生民歌节舞台;芗剧小戏《无相欠》获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金奖、答嘴鼓《讲阮兜》获省丹桂奖一等奖、芗剧《贤相苏颂》获省艺术节三等奖;民间设奖倡导文明新风;全国首个公民道德教育馆的经验延续到了农村,诞生了一批道德讲堂……
分布在同安各乡间独具村落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议理堂等不仅是村落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弘扬、新型农民培育的重要平台,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浓浓乡情的重要阵地。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同安区持续完善乡村公共文体设施,塑造乡村文化品牌,不断丰富文化惠民活动,有序推进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2018年以来,全区完成9个农村邻家公园、55套灯光篮球场设施、24套健身路径、55个镇村文化服务中心提升等场地设施建设;开展“百姓大舞台周周演”“文化进公园、进乡村”系列活动160多场次,实施农村公益电影工程,每年放映近3000场、观众10多万人次。
破旧俗迎新风
强化基层乡风文明
文明乡风不断滋养着同安的百姓,而基层也逐渐形成文明生活新风尚。
2019年,对于同安区洪塘头霞阳杨氏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年——霞阳村有着600年历史的弘农家庙重修落成。村民们本打算在今年初举行庆典,共贺家庙新落成,得知消息后,区、镇、村三级轮番来宣传疫情防控和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村民们最终决定根据疫情进展推迟并从简办理庆典事宜。
简化红白事及庆典活动,这在同安已经越来越普遍。近年来,同安区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历史遗存的民俗日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陋习行为为移风易俗整治的重点,明确标准、细化举措,增强可操作性。当地还坚持“一村一策”,发挥各村(居)和老人协会、乡贤理事会作用,形成新《村规民约》,编印成册,推动移风易俗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据悉,同安区全面推进移风易俗以来,共为群众节省开支约6.7亿元,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满意率达99.0%。
破除旧风俗,文明新风也跟上来。同安区通过轻骑兵进基层宣讲、村落文化音乐节、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礼仪传习、理论宣讲、乡风民俗等活动数百场次,极大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
同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国财表示,同安将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特别是乡村文化兴盛相结合,借助多样化的宣传载体,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仅培养了村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还强化了基层乡风文明,提升了村民的素质。
【访谈】
构筑群众美好精神家园
访同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国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众是基层的普通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育和宣传中,增强群众的认知认同;在活动开展中,让群众喜闻乐见,推动实践养成。”在同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国财看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在精神,落脚在实践。
林国财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同安的实践,最终落脚点在于人,要落实到公民道德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为群众构筑美好精神家园。
事实也是如此。近年来,同安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触角向内向下向基层,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融媒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同安发布”,开设学习园地,推出“每日金句”“每日一推”专题链接,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
当前,同安正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岛外大发展”的决策部署,“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融入六大提升行动的中心工作中,让文明之风、爱心之力成为推动富美同安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因子。”
下一步,同安将在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拓宽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等方面再下功夫,切实“走基层、接地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不断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达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