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三中高一八班 林婉军
病毒这个病魔总会离去,严冬也终会过去,我相信,春天总会来到,春暖总会花开,我们,总会赢的。
当鼠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新年的欢乐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悄向武汉靠近,向中国靠近,他来势汹汹,很快便使武汉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病倒了,慢慢地,大半个中国也沦陷了。也许,你和我还在感慨,“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在这个中国象征团圆的节日里,我们都想和自己的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共赏一轮皎月,共叙一段温情。
在这样的情境下,抱怨声、牢骚声,叹日子无趣的声音层出不穷,然而,你知道吗,在这岁月平静的日子背后,有一群人在为你们,为国家负重前行。
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平凡人,却有着不平凡的力量,用他们坚毅的双手,书写着一段段不平凡的故事,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白衣天使。
就这样,在疫情刻不容缓的情况下,一群人们顾不得团圆,抛妻别母,弃子离家,冒着生命危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多名医护工作者纷纷驰援武汉……,他们离去的背影令我们动容,他们的选择更令我们佩服。在这个要与时间赛跑的线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无时无刻不在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责任。
“早上7点就到了医院,跟专家组一起分析病人情况。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曾参与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赵柏良说。
“17年来,不论是非典,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都坚守在急诊一线。”这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童英在除夕之夜写下的话。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除夕之夜仍在一线奔忙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院区感染科二区主任曹红说。
钟南山院士, 或许在此之前我们对于这个名字是很陌生的。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过2 003年非典的医务人员,他的名字是值得每一个人敬畏。如今,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站在一线,却劝诫国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进入武汉,而他自己却冲在抗战的前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奔赴武汉,火车上疲惫的身影使人泪目。
这就是钟南山院士,一个说着“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的顶天立地的人。
还有那些舍小家顾大家的人,在疫情面前,他们选择离开家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奋战在了前线。
中山三院有一对夫妻,他们双双上了“前线”,其中丈夫检验科主管技师潘顺文是广东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一员,而爱人代群作为一名护士长也冲在广东防疫一线。因为夫妻都在一线,两个孩子无人照顾。接到要去武汉的通知后,潘顺文连夜通知家人开车将孩子送回湛江老家。
还有刚结婚不久的夫妻,还没来得及度过一个甜蜜的蜜月,因为医护人员的需要,就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
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是白衣天使,却用自己的力量,为我们搭起了一座坚硬的防线。
建筑工作者们冲上去了。雨点冰冷,机器轰鸣。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机、推土机等机器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8点,工人们已抵达施工现场,义无反顾地投入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个春节,他们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坚守在各自的“战场”上,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远程视频,报个平安。
新闻记者冲上去了。他们不惧疫情,站在前线,为我们报道关于疫情的最新消息,他们忠于职守,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报道无数英雄的感人事迹……
科技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研发出解药,攻克病毒的关隘。
人民也冲上去了。在疫情严峻,物资短缺的时候,有人捐款,有人捐出了口罩,有人捐出了护目镜,有人捐出来元宵,有人捐出了糕点……善举涌现,凡人善举,小我献出大爱,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疫情在前,他们不退。天上的明月不及你肩头的星光,为了心中的那份责任,24小时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风餐露宿, 守卡点、防疫情、保平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他们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
万众一心,没有过不去的坎,众志成城,我们终会赢得这场疫情防控空间站的胜利!
愿等到春暖花开日,山花烂漫时,病毒消失,英雄的你们平安归来,最芬芳的鲜花献给你们,挚深的感谢都深藏在芬芳中。病毒氤氲恐惧笼罩时,你们是春光乍破的万丈光芒,是无惧风雪的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