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在变 团圆的心不变
http://wmf.fjsen.com 2019-01-30 09:41:10 徐云方 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虽然回家过年是每个国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但近年来,开始流行“反向春运”,即亲友们从老家到我们工作的地方过年,由此形成了一股春运大潮中的“逆流”。

有人说,“反向春运”消解传统年俗,因为故乡的年味变淡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武断。到老家过年,自然有着熟悉的年味儿,热闹、亲切、温馨,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这正是传统春节年俗该有的样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异地过年就少了年味儿。如果是因为“恐归”而选择异地过年,这样的春节势必是孤独落寞的,但将亲友接过来一起过年,情形就大不同了。不是年味儿变淡了,而是我们的选择更加多样了,而是传统年俗融入时代了。

“反向春运”有其时代合理性。人们就像候鸟一样,为了过一个有年味儿春节,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人口流动瞬间到达顶峰。虽然交通更加便捷多元,“一票难求”的窘境大大缓解,但数亿人在几天内返乡,对于交通运输部门来说,仍然要顶着巨大的压力。而“反向春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向中西部单向流动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而且,虽然很多人早已在工作地安家落户,但父母亲人们可能从未感受过他乡的繁华。那么趁着过年的闲暇,让他们过一个别样的春节,感受不同的城市风景,又有何不可呢?

“反向春运”是过年方式的变迁,而折射的是中国人心态的变迁,是文化包容性的外在表现。“月是故乡明”、“酒是故乡醇”,这虽然是对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但有时候会让我们的文化格局变得狭隘,拒绝接受不同的声音,甚至会产生地域偏见。“反向春运”表面上是逆向运输的问题,却折射出更深层次心态变化问题。我们学会了适应,懂得了包容,不再是非彼即此、非黑即白的审美逻辑,而是愿意接纳新思想、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

春运的方向在变,交通运输环境在变,年俗也在变,但团圆的主题没变。如果人们不再看重团圆,就不可能出现“反向春运”的潮水,更不可能千里迢迢把亲友接到身边。更加自信的国人应该张开怀抱,去迎接春运乃至年俗的变化,用理性的声音守护过年的传统。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