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平安 传递爱民之情
“白沙所就是我的娘家,民警就是我的亲人,因为在这里我感受到不是亲从胜似亲人般的温暖。”小元这个从小失去亲人关爱的女孩逢人就说。2015年3月,雪冬得知辖区一位因患眼疾被遗弃在寺庙里长大的初为人母的女孩小元(化名),丈夫也是位患有家庭精神病遗传史的病人,家境十分困难。她主动将其确定为所里的帮抚对象,立即组织民警出面与社区、街道联系,为小元争取到了低保,又与精神病院成立帮抚结对小组,请神经科专家为其丈夫定期治疗,为其年幼的儿子进行评估与监测。2017年,通过白沙所和社区共同努力,终于解决了小元一家低保问题900元/月,为其丈夫申请困难补助50元/月,其儿子由台江医院定期开展智力监测。
她始终秉持着亲热、友善、关心居民为出发点工作,经常性深入居民家中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辖区年迈的老人迷路了,她千方百计帮助老人找到亲人;性格叛逆的小力暴打柔弱的母亲时,她开导了小力3个小时,直到小力幡然悔悟;看到违法嫌疑人中有孕妇时,她给她端来热茶、牛奶和面包;厌学少年深夜泡网吧,她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们,联系家长将他们带回,还不时打电话了解孩子近况;高位截肢后心态灰暗人见人恶、众叛亲离的残疾人,她也定期送书送报嘘寒问暖。
辖区陈大伯家的困境总让她放心不下。陈大伯的爱人不仅有语言障碍,还是个腿脚不便的残疾人,两个儿子和儿媳都是聋哑人,陈大伯下岗多年,靠打点零工维持生计,家庭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陈大伯的身上。陈大伯的小儿媳妇吴某,心灵手巧却没有文化,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在她与社区民警的共同努力下,辖区企业的钟总与陈家结成帮抚对子,资助陈大伯的大孙女每年生活费1000元,直至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将有刺绣特长的小儿媳妇招聘到刺绣厂上班。
30年来,尽管她是女民警,可是加班加点、舍小家为大家也是家常便饭。身在基层一线的她,每三四天就要值一个班,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能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当孩子父亲出差时,小孩就只能一个人在家。虽然满怀对家人的内疚与歉意,可她又觉得很欣慰,因为她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将警察、母亲、女儿、朋友、姐妹的角色融入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为社会的和谐倾注入了全部的真情与精力。
言传身教永葆先进之旗
2018年,在白沙派出所建所60周年纪念及省公安厅召开向三明市白沙派出所学习现场会期间,她作为分管所领导,主动承担重任,她亲自制定了各项工作方案,组织并带领综合室同志加班加点逐项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圆满完成所内荣誉室、党建室、思想政治文化室警等警营文化阵地建设任务,策划编辑了白沙所《60光荣历程》画册、《变与不变得警察故事》书籍,组织拍摄了《长路无轻担 整装再前行》白沙派出所60年无违纪纪录片,深受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当人们走进这个全国模范派出所时,惊叹墙面上一幅幅制作精美的警营文化展示、一句句警言警句标语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之际,也许人们没有想到这里饱含了她的多少心血,日日以所为家,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精心策划的结果,是她用女性的细腻把组织的关爱与民警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把生硬、冰冷的警示用生动图文表达出来,成为激励与鞭策全所民警不断进取、再创辉煌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作为所领导班子中唯一的女性,俨然就是一名派出所的“管家婆”。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告诉她,战斗力源自警心,要使民警工作有积极性,一个好的警营氛围必不可少,当好这个“管家婆”十分重要。她关心民警生活,努力做好后勤保障、活跃警营文化。为了警队、为了民警,她总是默默地奉献,她用心血和汗水凝聚了警心,在她和全所民警的共同努力下,白沙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与全所民警共同铸就了白沙派出所保持队伍60年无违法违纪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