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庆:扎根乡村谱写“恋农”乐章 举家上山下乡
http://wmf.fjsen.com 2018-02-28 17:36:31 来源:南平市委文明办

在建瓯市房道镇田间地头,没有几个农民不认识农技干部李儒庆。房道镇农技站站长李儒庆自1995年福建农业大学分配到建瓯市房道镇工作就一直没离开过房道,把自己的人生和汗水融入到服务“三农”的工作之中,谱写出一曲曲感人的乐章,获房道镇各种先进工作者、建瓯市农业局20多次表彰,曾被评为房道经济发展“十大新闻人物”。虽然他已担任镇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农技站站长10多年,仍在努力为第一线的农技推广工作创新。

“为有更多时间在房道,双休日不需回城里的家,今年他妻子也从城里到房道,女儿也接到房道读书。现在人多爱往城里挤,而他却举家搬到房道,真是难得。”镇三农服务中心干部谢贤胜说。

“跑”项目跑到住院

“农业要高效,基础设施跑要跟上,就像通常说的要致富先修路。”他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提建议,每年都要积极亲自到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落户房道。从2005年以来,全镇共争取项目10多个,投入财政资金5000多万元,改造农田2万多亩,增加田间机耕路20多公里,农渠、排洪沟等灌溉水系40多公里,极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亩增效益达百亩以上,为房道镇农业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的施工监督管理,镇农技站参与管理,他几乎在施工期间每天要深入工地,解决施工中出现调田与设计不吻合的签证及工程质量不达标、工程与生产需求相矛盾的一系列出现的问题。

在2007年,由于2006年度工程需要验收,晚上要连续加班到通宵。他终感到心口闷、脸冒白汗,仍坚持工作,直到领导看到他脸色苍白、出汗,带他到医院检查,发现他患有心脏病,心脏瓣膜缰化,后住进医院治疗,手术后没等身体完全康复又投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政府、农民的满意,按期完成施工,交付农民使用。

“讲”好处讲到心里

“农业经营模式要创新,示范要在前,要把镇三农服务中心建成‘指导农时的参谋,病虫害防治的钥匙,高产高效的桥梁,科技致富的摇篮’。”李儒庆认为。

房道镇为建瓯粮食生产主要大镇之一,全镇有农田面积4万多亩。他与同事以水稻增产为抓手,每年建立6-7片千亩示范片,面积达1万多亩。重抓百亩核心示范片,核心示范片由农业局免费向农业局提供优良种子,每年推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5000亩以上。

“这项工作推广出现极大阻力,因提供此项服务,我们需要向接受服务的粮农收取费用80元,另40元由财政支付。因此一些家庭收入相对少的农户不愿意交钱,认为农药费用每亩30元就够了,被专业服务队赚了很多钱。我只好与村干部入户与其分析,一亩田几次防治每次都需一天,把这省下时间用到其他事上收益也不止100元,并积极介绍他们到企业务工,才把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李儒庆告诉笔者。

“李儒庆做事非常细心。把通常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安排在晚上,每年共培训10多次,受训人员达600多人次,大力推广机插秧,这几年建立温室育秧大棚3座,每年建立机插秧示范片1-2片,让农户适应,这些措施能有效确保房道镇粮食安全生产。”同事李明钦介绍。

“李站长在讲农业科学技术时,通俗易懂,经常到地里给指导我们,安排培训时间也合理。他讲的课大家爱听,讲到我们心里了。”七道村农民魏能珊说。

“找”站长找回田里

来镇办事的村干部常在办公室见不到李儒庆,每年进村入户不低于180天。“一次去镇上办事,因水稻高产示范片的事,顺便到站里找站长,结果他还不在办公室,而是直接到了我村田里,我还是回村到田里才见到他。”际村村干部杨建义说。

2013年全镇20个行政村建立200个科技示范户,李儒庆自己担任西沶、房道两个村指导员,常起早摸黑回家,进入村户走田头,指导科技生产,面对面进行培训。

他积极扶持大户的形成。如房道镇的2户百亩种粮大户,就是他帮助向市农业局争取到育秧温式大棚项目建设,还带领他们到外地参观学习,促进观念改变。同时注重一些让示范项目有免费化肥等都安排给大户,让他们感觉到政府在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具有带动性。并帖心为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服务,帮助他们建立基地,申报农业品牌,还有各村的粮经生产结构的转化,都留下了李儒庆勤快“跑腿”的汗水。

常往田里跑自然有进步。近年来该镇新品种引进上,几乎每年都要建立10个水稻新品种展示片,蔬菜新品种2-3个;除面对面培训外,集中培训每年都在20次以上,培训800人次以上;每年水稻保险3.6万亩,因受灾理赔在20万元左右,减轻了粮农受灾损失。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