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全职书记周炳耀用生命诠释初心> 媒体报道 > 正文
让“耀仔”的故事直抵人心
——福建宁德村支书周炳耀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http://wmf.fjsen.com 2016-10-27 08:47:57 王国平 高建进 崔志坚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这份动人的温情让记者们深受感染。尽管采访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记者们设法加以克服,力争寻找到与“耀仔”有关的感人故事。

在会议室与村民座谈中途,停电了,门外大雨滂沱,室内一片漆黑。记者们打开手机上的电筒,继续采访。在周炳耀出事地点,雨下个不停,尽管打着伞、穿着雨靴,还是一身湿,但采访不曾中断。为了让村民接受采访时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记者们要么特意把采访地点定在厨房里,要么冒着雨跟村民一起到养菇大棚里,边闲聊边采访。有些年长的村民说话有口音,记者们不时请当地年轻人帮忙,求助“翻译”,耐心地核实每一个细节。采访的过程,对于记者们而言,也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周炳耀最让人感动的,是他深入骨髓的故土情怀,以及对父老乡亲情同手足的爱。这是他奉献这块土地、为之献身的情感基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就像一盏灯,无声地点亮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默默发着光。采访中,我没有找到他的豪言壮语,但他所做的看似寻常的一切,诠释了何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诠释了何谓脱贫攻坚第一线核心力量。”新华社记者廖翊说。

澎湃新闻记者李闻莺和同事在国庆长假期间,放弃休假机会,再次来到庄里村进行补充采访。她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周炳耀的朴实无华,“他作为党员的‘先进性’是可以学习和效仿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个人物是丰满的。他不仅热爱工作,心里装着群众,同时也爱自己的家人。作为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兄弟……他在这些个人角色中,一样有责任、有担当,这一点令人敬佩”。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不能再一味地沉浸在过去的“老办法”上,而是要大力加快创新步伐,“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强化融合意识、用户意识、市场意识,更注重选题策划、更注重打磨精品、更注重融合传播、更注重社会效果”。周炳耀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就是全方位推进新闻传播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这次报道活动中,澎湃新闻率先发力,10月17日推出H5作品《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作品以年轻网民喜爱的动漫形式,配合音效、音频和视频,艺术化地展示了周炳耀的感人事迹以及村民对他的怀念之情。随后,《新京报》《南方都市报》跟进报道,大篇幅讲述了周炳耀平凡而闪光的一生。

“都市类媒体和新兴媒体崛起改变了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格局,他们加入到典型人物报道的队伍中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典型人物报道的格局从单一走向立体。各媒体间的互动、渗透也增强了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了传播范围最大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许向东说。

他还发现,此次报道安排富有强烈的策划意识。以往传统的报道模式,是多家媒体在同一时段进行集中报道,一次性完成。这次报道则是先新兴媒体后传统媒体,各家媒体依次推出,从10月17日到25日,每天“不断线”,而且“一家发布,众家推送”,形成报道“矩阵”,覆盖不同受众人群。从10月20日开始,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和重点商业网站开设专题,对其他媒体刊播的报道在显著位置推送。

“受众反馈是检测报道效果的标尺,反映出受众对报道的关注和需求。”许向东说,除了澎湃新闻的H5产品设计了为耀仔献花环节外,各网络专题也提供了互动、讨论空间,给网民提供了发声的场所,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形成舆论热潮。他认为,密切关注受众反馈,提倡受众参与的双向互动,将成为典型人物报道的一个常态。

对同一典型人物的报道容易“撞车”,出现同质化现象。此次报道活动,各家媒体各擅其能,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形成同频共振。许向东认为,《新京报》的通讯回忆了周炳耀牺牲前最后一天的行踪,《南方都市报》聚焦周炳耀的清正廉洁和大公无私,《人民日报》评论将目光对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中的“攻坚手”作用,新华社全媒体头条文章真实还原了周炳耀的亲情和乡情,《光明日报》展现的是周炳耀的做事与为人,《经济日报》则注重反映周炳耀在带领村民致富上的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的报道以形象的镜头语言深情地讲述了周炳耀质朴厚道、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纵观周炳耀的系列报道,层层递进,紧密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链条,并注意报道的差异化和个性,注重内容与形式上的全方位创新,因此产生持续的影响力是必然的。”许向东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10-26移风易俗让乡村吹拂文明风
  • 2016-10-26读懂“烟蒂换纸巾”中的文明因素
  • 2016-10-26“好家风 网上行”汇聚文明力量
  • 2016-10-26文明不能因个别污渍而一叶障目
  • 2016-10-26连江县启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机制 全力推进文明创建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