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起,莱芜市把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内容,以培育孝老文化为切入点,以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为抓手,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大力推进以孝德工程、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截至目前,莱芜市99.5%的村(社区)实现了丧事简办,78.4%的村(社区)实现了婚事新办,较好的破除了陈规陋习,倡树了文明新风,取得了良好成效。(10月25日中国文明网)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将乡村陋习革除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一方面因为乡村陋习从出现并非一朝一夕,已经具备制度的惯性,所以难以实现毕其功于一役;另一方面,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殊性,需要有不同的措施和手段才能够奏效。而莱芜市的做法能够收获如此好的效果,就犹如“解剖麻雀”,能够找寻到其中具备普遍性的规律所在。乡村之美丽不仅在环境上,更在于内涵上,在于通过移风易俗让乡村吹拂文明风。
移风易俗,制度先行。在乡村世界中进行移风易俗工作,必须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从制度变迁入手,先制定制度,然后行事。莱芜市的做法就是如此,比如2013年底莱芜市推行移风易俗工作,姚家岭村迅速响应,成立了姚家岭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和红白理事会,制定了《姚家岭村丧事简办实施方案》,并征求意见。这系列的做法都有一个很明确的走向,即制度设计。可以说,在乡村世界中进行移风易俗,制度设计是第一步。没有制度,往往就会陷入僵局,没有章法,没有依据,让移风易俗举步维艰。各地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莱芜市的做法,积极将制度建设放在第一位。
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绝不简单,往往千头万绪,有太多的程序需要走,这就需要我们从简单到复杂,找寻到乡村陋习的薄弱环节,先行击破,然后再进行比较难的环节。正如莱芜市那样,先从贫困户做起,有了示范效应,人们就会纷纷效仿起来。这就是移风易俗过程中的方式和方法问题。各地在推广的过程中,都需要借鉴这样的思路,懂得先易后难,实行逐步推进。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移风易俗过程中的阻力,也能够为文明风气的形成积累群众基础。
配套完善,有的放矢。移风易俗,如果只是让群众革除旧风俗,却没有新的配套措施完善,就会让工作“落空”。而莱芜市的做法是将配套措施完善起来,这也给各地提了醒。像集中办婚礼,集中办丧礼,这样的配套措施如果不完善,人们想革除旧风俗却没有地方去办理。但如果有了地方可以去,有新风尚可以遵循,这样就能够让人们无话可说,实现真正的移风易俗。
从中不难发现,移风易俗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需要遵循各地的旧风俗,将其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各个击破的要点,同时需要逐步推进,将各种配套措施完善起来。这样,才能够实现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拂乡村世界。(苏彦)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10-26连江县启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机制 全力推进文明创建
- 2016-10-26厦门海沧区开展“八不”行为规范等文明创建活动
- 2016-10-26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打造全国公共文明行为示范城市
- 2016-10-25晋安区扎实推进公益广告宣传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2016-10-25晋安区扎实推进公益广告宣传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2016-10-25丰泽区重视整改媒体曝光的创城不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