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阴雨,沙县高砂渔溪湾小学的水变得浑浊了。9月2日,校长黄木旺利用课余时间,带着细钢丝、过滤网、铁锹等工具,到学校后山,清理过滤井,不一会儿功夫,学校的水又变清了。
维护过滤井,是黄木旺除了上课之外的“必修课”。这个活,从他担任教师到小学校长,都没有变过。35年春去冬来,岁月的痕迹爬上了他的面孔,他对教育事业一片忠诚痴心不改。人们称赞他是学生的“护花使者”。
坚守村级小学
黄木旺同胞兄弟五个,他排行老二。因为家境困难,曾两度面临失学,是老师伸出援助之手,使得他能够继续上学。这让他就对教师这一职业十分向往。
1978年,高中毕业后,黄木旺到高砂学区渔珠小学当民办教师。那时,月工资只有26元,民办老师转正又困难,家人和朋友劝他转行,还给他介绍工作,都被他拒绝了。就这样,他做一名乡村老师,一干就是30多年。
学校师资紧缺,黄木旺一周要上20节课,什么科目都教。课后要干农活,没有时间,
他就用冷地瓜和咸菜充饥,渴了就喝自来水。身体终于扛不住,28岁时他得了胃病。从此,他只能吃面条、面片、稀饭等易消化食品,常年靠胃得安、胃舒平、止痛药等药物度日。如今,1米68的个子,只有106斤重。
1996年,黄木旺转正。四年后,因集中办学,他到沙县高砂渔溪湾小学任教。13年来,学校的学生从250多名减少到96名,老师也减少了三分之一,黄木旺依然坚守在那里。
学生的 “护花使者”
黄校长是学生的 “护花使者”。这一说法由来已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09和2010年两场灾害中黄木旺对学生的守护。
2009年2月一个中午,学校附近一家工厂发生爆炸,大火从5千米外的龙江村蔓延开来。黄木旺将在校生转移到市场避险后,因放心不下占学校生源半数以上的龙江村学生,又骑摩托车,沿着村庄一路寻找回家的学生。路上烟雾缭绕,回来时,黄木旺都被熏黑了,因为紧张和劳累,胃痛发作,晕了过去。
考验还没结束。2010年6月14日,高砂镇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发生泥石流灾害。黄木旺护送渔珠村28名学生回家,因乡道被堵危险,折回了学校。学生饿了,他就买面包、煮稀饭和快熟面给他们吃;困了,他就把教室桌子拼成床,拿出家里的席子、被子和毛毯,和学生一起住在教室里。四年级的董梦琪至今还记得,当时自己怕得大哭起来,黄老师一边安抚她,一边喂她吃面包,还给她讲小红帽的故事。当晚,和黄木旺一同照顾孩子的还有汤声炳老师,两个人轮流和学生讲故事、做游戏,让孩子们放松。第二天,暴雨过后,孩子们平安地回到了家,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兼职的 “修井工人”
在学校,黄木旺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修井工”。
2000年,渔溪湾小学集中办学时,因为没有引入自来水,黄木旺便主动上山开源造井,保证了师生的正常饮水。水井简陋,阴雨天时泥土堵塞水管,污染井水,或者调皮的小动物咬破橡皮水管,供水中断,都是常有的事。清理、修理过滤井,成了黄木旺的 “必修课”。有时一周甚至要上山五六趟。这个活,直到黄木旺担任渔溪湾小学校长了,也没改变。
如今,黄木旺的学生遍布五湖四海,有当会计,做小吃的,也有回乡当老师的。渔溪湾小学毕业班语文老师吴美秋,就是黄木旺的学生。每到逢年过节,黄木旺家变得很热闹,不少学生来看望他。
尽管已经年近退休,可黄木旺仍然舍不得奋斗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我会更加努力地教好孩子们,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黄木旺笑着说。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1-05刘雪梅:用汗水谱写敬业奉献之歌
- 2014-12-31厦门西边社区:“道德讲堂”传递敬业奉献之风
- 2013-11-25用敬业奉献亮出爱的名片
- 2013-10-31请多给敬业奉献者一点关爱
- 2013-10-16盖军衔荣膺福建“敬业奉献模范” 舆论称“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