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我评议身边好人> 好人推荐> 助人为乐 > 正文
张海银:为贫困学子托起一片蓝天
http://wmf.fjsen.com 2014-02-07 14:42   来源:三明市委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张海银,男,1975年1月出生,宁化县地税局副局长。他的工龄只有19年,却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坚持爱心助学。面对先后结对资助的4名贫困学生,他不仅给予其资金上的帮助,更有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鼓励。他结对助学的事迹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宁化县地税局爱心助学蔚然成风,为贫困学子托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1998年3月的一天,张海银在宁化县地税局湖村税务所上班时得知,湖村中学一名姓陈的初二学生因父亲病逝、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失学。他心里萌生了帮助小陈完成学业的念头,尽管时年22岁的他每月只有几百元工资,父母在家务农,哥哥在外打工,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但爱心驱使他找到了小陈的母亲和班主任,主动提出自愿与小陈结成帮扶对子,每季度资助他生活费100元。张海银的善举,让求学欲望强烈的小陈喜出望外,1999年,小陈考上了宁化六中,学习十分勤奋。2001年10月的一天晚上,小陈在电话里说自己身体最近有些不适,经常咳嗽,有时还有咳血的现象。张海银一听,感到事态严重,连夜赶到学校,拉着小陈到县医院检查。县医院的医生作出了疑似肺结核的诊断,张海银心急如焚,第二天又带着他到县防疫站检查、取药。在张海银的悉心照料下,不久小陈就康复了。医生感叹说,幸好救治及时,否则后果难以预料。就读高中期间,张海银除了按时给小陈生活费之外,还在每个小陈有空的周末叫他到自己家里吃饭,一方面为他改善生活,一方面与他交流谈心。在张海银的关心关爱下,原先因自卑而沉默寡言的小陈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200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长沙理工大学。当时,小陈既高兴、又发愁,因为7000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是横亘在他面前的一道难关。张海银二话没说,拿出2000元交到他的手中,安慰他不要急,一步一步来,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张海银的帮助和多方奔走努力下,小陈终于圆了大学梦,如今已是长沙一家电子公司的优秀工程师。

当小陈如愿以偿走进象牙塔时,张海银正把关爱的目光聚焦在一名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初一女生小张身上。2003年8月,小张的哥哥考取了大学,经济困难的张父四处借贷,有一天来到了宁化县地税局寻求帮助。张海银见此,立刻捐款200元,并与张父拉起了家常。在聊天中张海银得知,张家还有一个女儿,正念初一,学习成绩优秀,他马上表示愿意结对帮扶张家的小女儿,每年资助她生活费1000元。从此,张海银又有了一个帮扶对象,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一帮就是10年。10年来,张海银经常主动询问小张的学习、生活情况,逢年过节总不忘带上水果和学习用品到张家探望,不是亲戚胜似亲戚。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小张不负众望,2013年集美大学本科毕业后又顺利考上了厦门大学研究生。

2011年,在资助小张的同时,张海银又与孤儿小林结成了帮扶对子,每年资助她生活费1000元。2013年8月,小林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闽江学院,但她同样面临高额上学费用这一重大难题。于是,张海银带着小林,连续几天冒着酷暑跑关工委、团县委、工商联等单位,四处为她筹措学费和生活费,争取到了一笔5000元的助学金。同时,他找到自己的一位朋友一起与小林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资助她1500元,顺利解决了小林大学4年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难题。

2013年11月,张海银又与正在高一学习的孤儿欧阳结成助学对子,每年资助他生活费1000元。16年间,他已爱心捐助4名贫困学生5万余元。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不易,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一把,或许就能够改变他们的一生,这是我结对助学并将持之以恒的原因。"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