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百姓得实惠 ——全国人大代表谈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对正在继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如火如荼的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均给予了积极评价。
把好戏送到农民家门口
这些日子,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歌舞剧院歌舞团团长刘春梅正忙着修改《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调研报告,她希望能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送戏下乡”这件农民期盼的事。
刘春梅代表说,“到农村去演出,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据刘春梅代表介绍,“送戏下乡”是吉林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受农民欢迎。2009年,她所在的吉林省歌舞团共下乡演出121场,今年计划下乡演出300场。“如果有可能,我们愿意下乡演400场、500场,把更多的好戏送到农民的家门口。”她说。
刘春梅代表说,“送戏下乡”激发了她和同事们的创作欲望和演出热情。为了更好地将政府的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刘春梅代表建议,把培训农村文艺骨干作为“送戏下乡”的一项内容,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同时,把文艺院团闲置不用的服装、道具、乐器等器材也送下乡,为农村文艺演出创造条件。“建议加大力度进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夯实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基础,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文化建设,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的真正主角。”她说。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说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的富春丽有说不完的话。
富春丽代表说,2009年,察布查尔县实施了“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和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丰富和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乡镇(场)配送了价值28万元的图书26000册、1000种,惠及了15个乡镇(场)和62个行政村;在部分村庄成立了“农家书屋”,配送了图书7500册和书柜、报架等,价值1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农牧区长期缺乏报刊、音像制品的问题。“这一系列举措,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她说,“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让百姓吃出了幸福生活的滋味。”(记者 李己平 姜帆)
责任编辑: 徐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