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评议身边好人2009> 媒体热评 > 正文
[娄底广播电视报]女绝症患者奏响奉献之歌
http://wmf.fjsen.com 2009-05-14 16:18   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刘贵喜知道:她这样做只是"剜肉补疮"的权宜之计,要解决残疾职工的困境,企业必须另谋发展,寻找新的门路。"贵喜批发部"的楼上有一家"鸣旺大酒店",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可一次承办50多桌酒席。这时刚好原来的老板准备另上项目。刘贵喜想:把这里租下来,如果经营得好,至少可以安置40多名职工就业。主意一定,说干就干,她毅然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并以自己的房屋作抵押贷到部分资金,组织人马改造装修,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了。经过4个多月的奋战,投资40多万元装修改造的"贵喜人家大酒店"正式挂牌营业,安置了40多名员工就业。看到事业的成功,看到残疾人的工资又有了保障,刘贵喜忘记了病痛、忘记了疲惫,激动得热泪盈眶。

  谁也没有想到,刘贵喜这样不安于现状。她对公司领导恳切地说:"福利企业的困难虽然暂时缓解,但残疾人问题仍没从根本上解决。我得的这个病,今日不知明日,我要用有限的生命,再做成一件为残疾人解除后顾之忧的实事。"她打听到涟钢的包芯线大部分是从内蒙古等地外购,毅然决定创办一家专业对口生产厂家,既为涟钢节约运输费用,又就近服务涟钢冶炼单位。刘贵喜经过周密的调查,打了10多份报告,背着药瓶和矿泉水四处游说融资。恰好这时,长沙有家公司欠涟钢福利公司100多万元货款,她赢得领导支持兼并了这家厂子,引进技术设备,又以酒店作抵押贷了部分资金,共融资300多万元建起了福利企业公司炉料公司,安置了70多名职工和一部分社会待业青年。仅半年时间,企业产值达400多万元,职工月工资由500元增加到1000多元。

  奉献,奏响爱心永恒之歌

  刘贵喜痴心残疾人事业源于她18岁时在涟源造纸厂的一次偶遇。一位失去双手的姑娘那可怜巴巴、痛不欲生的惨状,让她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她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关爱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从那以后,她四处诚拜名师学得一手高超的缝纫技术,在南山牧场办起一家远近有名的缝纫社,加上夫妻俩经商有方,终于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于是两口子带着辛劳攒下的资金毅然回到家乡,从事残疾人福利企业工作。

  现年57岁的朱志兰讲到刘贵喜对聋哑儿子李重国、手残媳妇朱映明的关怀时,不禁老泪纵横:"没有刘总的关照,就没有我们一家的今天!"原来,2003年她老伴李运耀患脑瘤,变卖了在涟源老家的全部家产到长沙做手术,没想到人财两空,老伴撇下病弱妻子和残疾儿子,留下一屁股债走了。全家无处栖身,生活没有着落。刘喜贵及时伸出援手,求她的一位老乡免费给了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给朱志兰一家居住,并给她的聋哑儿子李重国安排了合适工作,让他每月可领到1000多元工资。接着刘贵喜穿针引线,为他找了一个失去右手掌的姑娘朱映明,组建了一个温暖的小家庭,不久小两口添了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李重国有心理障碍,动不动就发脾气。一次他擅自外出,刘贵喜找到他,从身上掏了100元给他,像哄自家小孩一样哄他上班,并以情动人让他改掉缺点,勤劳守纪,成为先进个人。

  2002年2月,刘贵喜听人介绍:家住涟源市金石镇金明村的12岁弱智少儿刘伟瑞因其父亲挖煤压断双脚残疾,母亲为精神病人,两个姐姐读书,家境十分困难。刘贵喜赶到他家看后十分同情,当即将满脸黑斑、骨瘦如柴的小伟瑞接到家里,精心调理一个多月,小伟瑞脸上渐渐露出红润。刘贵喜还给他买回课本,教他识字。经过6年的苦心培养,小李已长大成人,能识3000多常用字,刘贵喜在公司给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每月工资达1000余元。刘伟瑞逢人就说:"刘姨关怀我,胜过她的亲生儿子!"

  现年20岁的姑娘张丽琼,是20年前刘贵喜出差时在湘潭板塘铺路边捡回来的一个弃婴。当她抱回这奄奄一息的女婴时,遭到全家人反对。其时,她家上有老、下有小的,儿子才两个月大,可刘贵喜执意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弃婴。张丽琼刚满3岁时不慎左腿摔成骨折,刘贵喜带着她在医院住院治疗两个多月才痊愈。在刘贵喜的精心抚养下,张丽琼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在广州找到了称心的工作。张丽琼感激地对刘贵喜说:"您就是我的亲妈妈呀!" (李郁林 吴石坚 郭国权 李 海)

责编:蔡意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