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夏金彪病得很重,趁着陈芙蓉不注意,自己带了被子,跑到一个废弃的仓库住。陈芙蓉发现后,知道夏金彪的想法:怕自己病死在她家,带来不吉利。陈芙蓉当天就把夏金彪接回家,告诉他:“这里就是你的家,你哪儿也不能去。”那一次,夏金彪哭了,哭得很伤心。陈芙蓉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夏金彪哭。
在陈芙蓉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家里煮了好菜,一定要先给夏金彪送去一份。这么多年来,一直没变。陈芙蓉的大儿子结婚后,分开吃,但每每煮了好菜,总要端一碗给夏金彪。小儿子在外打工,回来时,礼物总少不了夏金彪的一份。
不经意间,29年就这样过去了。
独 居
渐渐地,夏金彪俨然成了陈芙蓉家庭中的一员。
陈芙蓉的丈夫退休后,有时到县城住一段时间。村里有人和夏金彪开玩笑,说陈芙蓉要跟丈夫去县城住。本来是句玩笑话,夏金彪却当真了,跑去问陈芙蓉,陈芙蓉安慰他:“这是他们和你开玩笑,我不走!”
去年,县里的“安居工程”把夏金彪列入对象,准备为他建一幢新房。听说这个消息后,夏金彪心情很复杂。
“他虽然不说,但我看得出来。”陈芙蓉说,“老夏想拥有自己的房子,是因为他不愿意临终的时候,还呆在我家;但他又怕搬出去住,我再也不管他了。”
“你放心,我永远都管着你。”陈芙蓉对夏金彪说。
村里考虑到夏金彪的情况,选址时特意选在陈芙蓉家的对面,中间只相隔几十米。
尽管搬出去住了,但陈芙蓉仍旧细心关照着夏金彪。家里的钥匙还留了一把,放在夏金彪房间里。有什么事,夏金彪在门口叫一声,陈芙蓉就过来了。
晚上,夏金彪有时会打着手电到陈芙蓉家,和她的家人一起看电视,聊天,问得最多的是:“你明天要去哪里?”当陈芙蓉说待在家里时,夏金彪就显得很高兴,当听说陈芙蓉要外出,夏金彪就有些失落。
陈芙蓉也知道,夏金彪不能没有自己的照顾,这么多年来,她去外面走亲戚,最多只住一个晚上,因为家里有夏金彪,她放心不下。每次夏金彪外出前,陈芙蓉都得细心交代:走路慢些,要带上拐杖,不要急;饭要准时吃,不要偷懒吃冷菜;天冷要多穿点衣服,火笼随身带着……每当这时候,夏金彪就像孩子似的点头。
几十年了,夏金彪把陈芙蓉当成自己的女儿,把陈芙蓉家当成自己的家,遇上农忙晒谷子,夏金彪就坐在院子里,看着鸡、鸭,不让它们糟蹋稻谷。遇上有生人上门,夏金彪还得把来人盘问个清楚。陈芙蓉的孙子放学回来,夏金彪还得问一问上课是不是认真。
佩 服
这么多年来,陈芙蓉细心照顾夏金彪,村里人很是佩服。
“照顾老人,一年两年可以,但这么多年,陈芙蓉一直坚持着,真是难得。”村干部夏圭荣十分敬佩陈芙蓉。
邻居余龙娥也说:“我看陈芙蓉对老夏的好,莫说不是父亲,就是对父亲,有多少儿女能做到像芙蓉这样?”
“我也不知道哪里修来的福气,遇上芙蓉这样一个好人。”夏金彪动情地说,泪水打湿了眼角。
“你现在什么也不要想,就好好地过日子,我们不会丢下你。”陈芙蓉拍着夏金彪的肩膀,承诺道。 (王华耀 周思兴 文/图)
责编:赵舒文
![]() |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