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分站来稿 > 宁德市
宁德: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 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http://wmf.fjsen.com 2022-07-05 11:43:50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陈玲汇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发展思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施政理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路径,这些都为我们工作提供了遵循。宁德作为后发城市,在短短的几年里,经济总量成功跻身全省第五、全国百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首创首成”,更加激励着我们要顺应时势、实干笃行,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添砖加瓦。

一、要坚持举旗定向、固本培元,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但深层次考究,往往是思想的问题。一要坚定理论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制定执行廉洁自律“十二项规定”,提出“造林绿化、振兴闽东”“加强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抱上金娃娃”等工作思路,与党的十八大后制定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与如今宁德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上汽、时代新能源、青拓公司的相继崛起是遥相呼应的。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推动工作。二要发扬传统优秀文化。闽东9个县都是重点革命老区,无数先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闽东的精神文明建设优势。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从“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中,从闽东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等特色资源中,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化认识、强化认同。三要加强宣传阐释。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还相对薄弱,我们要用好用活现有宣传平台、丰富创新学习形式、运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着力增强宣传阐释的传播力、渗透力、感染力,推动新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二、要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用心用情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一要培育践行主流价值。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迫切需要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成风化人。要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大力弘扬老区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二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文明行为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要持之以恒。我们要动员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自觉行动和日常习惯。要激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以“扶智”“扶志”推进“结对子、种文化”等群众性活动,带动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三要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党中央又把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可持续。要推动移风易俗,以实际行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倡导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焕发文明新气象。

三、要坚守民心初心、善谋善为,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近年来,我市先后推进老旧小区、黑臭水体、农贸市场、大街小巷等整治提升,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形象,但治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依然任重道远。一要重视民生问题。要聚焦民意,把握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动深入群众调研走访,注重了解民意,汇聚民心民智。要聚焦民声,把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及时分类梳理、妥善处置,争取群众的支持、理解和肯定。要聚焦民情,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文明礼仪和公德教育,使文明创建成为全民行动。二要完善创建机制。要用好用活创城APP和“文明宁德随手拍”,以行走的“文明眼”畅通群众与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渠道。要不断完善文明委和城管委“双委并行”机制,建立健全“门前三包”、城市“牛皮癣”治理等常态长效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文明创建多层次督查巡查格局,有效遏制文明创建突击应付之弊,防止问题反弹,推动文明创建落到实处。三要消除短板弱项。坚持把创城补短板项目与城市更新、交通治堵专项行动、“十个十”民生工程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交通路口优化、市政道路即损即补等项目建设。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持续推进社区小区“微改造、精提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让文明城市创建成为老百姓最大的“红利”。(闽东日报 宁德市委文明办)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