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6月3日讯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六一节前夕,福州市长乐区委文明办、团区委、生态环境局、教育局、住建局、融媒体中心、垃圾分类中心、环保协会和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联合开展长乐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系列活动。福州日报长乐红领巾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先后走进长乐环境监测站、长乐城区污水处理厂、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和长乐车里垃圾焚烧发电厂,零距离接触环保设施,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青少年的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意识。该活动由福州市长乐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探寻污水的奇妙变身之旅
活动第一站,福州日报长乐红领巾小记者团走进长乐城区污水处理站,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污水厂进水泵房、CASS反应池、紫外线消毒出水口,亲身体验水的溶解和过滤实验,以及通过处理实现污水的再利用。
长乐城区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为5万吨/日,采用4组“强化CASS工艺+中间水池及提升泵房+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工艺,出水采用紫外消毒。设计进水水质为城镇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主要处理长乐主城区的污水。
瞧瞧三根大烟囱的秘密
在华能福州电厂的文化展厅,讲解员带领小记者们在沙盘前参观电厂的发展历史,随后又参观了厂区汽机房、中控室、环保设施等,通过实地参观发电机,切实感受电力领域为环保事业作出的贡献。
小记者说:“今天来这里参观,知道了各种发电的方法,有燃煤电厂发电和烟气处理方法,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会节约用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环保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近年来,华能福州电厂积极响应“清新福建”建设,勇做环保与节能减排的标杆,先后投入30.5亿元,于2007年率先在省内进行机组脱硫改造。2008年,先后完成一、二期脱硫、脱硝、电除尘等改造,实现三期机组脱硫、脱硝设备同步投运,并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此外,福州电厂还实现了固废100%综合利用,废水全部重复利用,是全国首个签订汞监测设备技术协议、首批完成汞监测设备安装调试的电厂及福建省首家拆除脱硫旁路烟道挡板的单位。
走进神秘的环境监测站
第三站,小记者们前往福州市长乐环境监测站。在监测站,助理工程师带领小记者们参观了实验室,向他们展示实验仪器,并让小记者们自己动手进行ph值测定、离子色谱等实验。
参观过程中,小记者们天马行空、思维发散,生动形象地将实验仪器比喻成“油烟机”“洗碗机”等。在监测站专技人员的讲解下,学生们这才明白了这些精密仪器的功能与应用。
在认识了监测站用来测量噪声的仪器——多功能声级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后,监测站专技人员将噪声仪交给小记者们,由小记者们拿着噪声仪测量自己的声音,比比看谁的声音最大。
垃圾焚烧发电变废为宝
活动第四站,小记者们走进福州市长乐车里垃圾焚烧发电厂,一起观看垃圾处理工艺视频,了解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保工作和资源处理利用,认识到垃圾焚烧发电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在中节能(福州)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运行部主任的带领下,学生们还参观了垃圾吊控制室、中控室等地方。
在垃圾吊控制室里,小记者们站在安全线外观看操作员熟练操作着抓斗,将坑里各种各样的垃圾进行搅拌,滤除污水;垃圾完成脱水、发酵后,操作员再用抓斗将垃圾送入焚烧炉的料斗,液压推料器会将这些垃圾推送进焚烧炉。垃圾随着炉排的运动不断向前移动,进行烘干、点燃、燃烧、充分燃烧,最后直至燃尽。焚烧炉后面还有一个余热回收锅炉,锅炉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将水加热成中温中压的水蒸气,带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参观结束后,小记者们在福州市长乐区垃圾分类中心的工作人员组织下开展了一场垃圾分类小游戏,寓教于乐,让小记者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垃圾分类一小步,践行低碳生活一大步。
“‘童眼看世界’长乐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是今年我们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主要是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希望通过青少年朋友,发动社会公众和家庭力量,让大家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长乐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表示,环保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推动相关设施向公众开放,既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也是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今后他们将继续引导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和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获得感。(福州日报/余少林 通讯员 陈佳惠 吕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