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
厦门建设“爱心厦门”综述:以爱筑城 守护人民群众幸福梦
http://wmf.fjsen.com 2020-07-30 08:38:09 来源:厦门文明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将爱心资源和力量 投向最急需人群

7月10日下午,湖里街道“爱心屋”内,庄树德一边整理货架,一边自豪地告诉记者:“开业以来,我们这座‘爱心屋’的营业额已经超过22万元。”

庄树德是首批在“爱心屋”就业的残疾人之一。他的左眼在2000年受伤失明,今年,“爱心屋”的出现改变了他以往难找工作的处境。在这里,他学会销售技能,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每天来上班,靠自己的努力把商品售卖出去,是我最开心的事。”他说。

目前,厦门市共有41家“爱心屋”投入运营,为残疾人提供120多个就业岗位,建立了“市区共管、以区为主,残联主管、区级主责,不同模式、务求实效”的管理体制,切实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实现自立自强。同时,“爱心屋”成为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重要场所,带来爱心汇聚效应。湖里街道“爱心屋”开业后,有爱心企业捐赠物资,还提供最低价的进货渠道;附近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购物时优先选择“爱心屋”;社区志愿者也主动来帮忙,打扫卫生、搬运货物。庄树德说:“这些实实在在的关怀,让我们很有幸福感。”

半年来,“爱心厦门”建设把大爱变成“小事”,一桩桩落在实处。从老、弱、病、残、幼,到环卫工人等特殊岗位人群,社会各界将弱势群体的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残联部门牵头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建立起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工作制度,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康复、学习、就业创造外在条件;卫健部门积极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在实施老年幸福安康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医疗费用救助等基础上,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权益;民政部门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和“三个聚焦”的要求,制定了《厦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办法》,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共青团组织打造了5个青少年权益中心,今年结合疫情防控、安全自护、禁毒、中高考减压等,开展了心理援助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上百场,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市政园林部门正在推动环卫公寓建设,以缓解老城区环卫工人住房困难问题;司法部门大力实施“爱心法律援助”,解决群众的法律难题……这一项项具体工作,将爱心资源和力量投向了社会最急需的人群、最迫切的领域,温暖了城市每个角落。

7月15日,重特大罕见病救助协议签约仪式举行,3名重特大罕见病患儿得到爱心救助。

大爱无言,却始终在默默守护。7月15日上午,厦门3名重特大罕见病患儿家属与市爱心办,爱心药企赛诺菲公司、鹭燕医药公司,市儿童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等签约,获得集药物、救治和资金的综合救助。市民牵挂的戈谢病患儿小轩宝(化名)就获得了综合救助。

小轩宝在3岁时被确诊患上罕见病,治疗须终身注射一种特效药“思而赞”,费用十分高昂。去年,走投无路的小轩宝父母曾在媒体上发出求助,引起全城市民爱心大接力。今年,这一接力棒交到了新的爱心力量手中。市爱心办、市医保部门协调各爱心单位、企业,构建起“医疗保障+慈善捐赠”的重特大罕见病帮扶新渠道,创新了“患者承担一部分、药企让利一部分、社会共捐一部分”的“1+N”模式,为身患重特大罕见病,因为昂贵的治疗费而面临救治困难的患儿提供帮助。在全市爱心资源的参与下,倾情倾力开展患儿救助工作,多方对接药企、药店、医院等机构,为患儿的购药、治疗打通“绿色通道”。小轩宝等3位患儿成为首批受助者,重燃生命的希望。

1  2  3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