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县:擦亮文明底色 为群众幸福“加码”
http://wmf.fjsen.com 2019-08-27 11:07:41 吴有森 张俊燕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德化县持续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图为干净整洁的瓷都广场。图片来源:泉州文明网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福建省德化县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思路,立足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健全完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长效机制,把“以德育人、以文化民”的城市精神融入创建的各个方面,打造具有瓷都特色的创城品牌。2018年,德化县作为10个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之一,在省文明委组织的年度综合测评,成绩位居10个县级提名城市第四名。

今年以来,德化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抓手,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向上向善、和谐有序的文明城市,擦亮瓷都文明底色,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检查超市食品安全卫生。  图片来源:泉州文明网

深化文明创建 提升瓷都品位

“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支持。”德化县浔中镇浔中村委员会书记周秀丽说。为加大“创城”工作宣传力度,浔中镇浔中村在社区、店面等LED滚动播放创城相关标语,增强“创城”的氛围。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德化县委文明办积极向上摸准信息,定期研判分析创城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举措,确保工作方向准确、重点明确;加强协调配合,立足自身职能、县情民情,通过机制先行、联合整治、品牌打造等措施,持续掀起创建热潮;主动对外学习交流,把兄弟县市的经验做法同德化县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有创新、可操作的工作方法。浔中镇在召开“创城”工作动员会的基础上,多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鼓干劲、扬斗志,及时研究“创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保证工作及时有序地进行。龙浔镇针对老旧小区较多,基础设施破损缺失现象严重的情况,组织相关村(社区)摸排整理,积极向上争取做好设施的修复增补工作,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居住生活的环境。德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点围绕文明餐桌、药品零售企业、大型商超实行长效监管,特别是对创建中较为薄弱的单位进行重点督查、循环督查,对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力求营造竞争有序、诚信经营、文明消费的市场环境。德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力开展交通违法、停车难专项整治,全面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交通管理精细化工作水平。德化县城市管理局紧紧围绕“县城品位提升”与“管理服务提升”两条主线,持续开展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两违”综合治理、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各单位、各乡镇紧紧围绕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全县新型城镇化及文明城市创建暨县城品位提升工作会议精神,在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农贸市场整治、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创建点位文明提升等工作都取得突破。

今年以来,德化县城市建设持续扩容提质,驾云亭、瓷艺城、霞田文体园等五大片区改造稳步推进,实施市政项目21个,完成投资2.6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65%,新增城市道路15公里、污水管网7.34公里,加大补齐道路、公园、停车场、文化设施等城市短板力度。建成区绿地总面积1159.1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3.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9%。

  在“爱心厨房”里老人集体过寿。  图片来源:泉州文明网

开展“大情小宴” 推进移风易俗

8月17日,德化县赤水镇猛虎村开展的“爱心厨房”活动又敲响了锣鼓,村里的老人如期而至,共享美味午餐。“如今,‘爱心厨房’不仅作为联系村里老人们的沟通平台,还与移风易俗相结合,开设了‘老人讲堂’,受到老人们的广泛支持。”德化县赤水镇猛虎村老人协会会长陈英强说。

今年以来,德化县着眼于培育文明新风,改变有悖于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陈规规习、不良行为习惯,减轻人民群众负担,重点针对民间吃喝风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开展“大情小宴”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结合移风易俗“村村行”39个示范点建设,逐步遏制吃喝宴请之风,最终实现全县移风易俗重难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公序良俗效应显现,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其间,国宝乡佛岭村建设移风易俗特色馆,开展文明旅游、美丽乡村创建知识宣传;保护和发展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开展“祖宗牌位请出来、文明新风树起来”活动,老祖屋变成新民宿,展示乡愁乡韵乡风貌。盖德镇有济村以市级吴氏家风家训馆为阵地,建设婚丧喜庆简办场所、爱心厨房、爱心理发点,孝老爱亲蔚然成风;“佛生日”变成传统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节,助力乡村振兴。

  志愿者在为城区环卫者们准备爱心早餐。  图片来源:泉州文明网

强化志愿服务 彰显小城大爱

近日,在瓷都广场的瓷都志愿服务驿站,志愿者们将准备好的爱心早餐有序地分发给城区环卫者以及特殊群体(残疾人、流浪汉等),让环卫者、特殊群体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

从2017年开始,德化县每年印发《“圆梦瓷都”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安排》,坚持“一月一主题,多方齐参与”的原则,定期开展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多场次,100%覆盖县直单位,参与干部职工逾千人次,成为一项覆盖面宽、影响力广、类型多样的志愿服务品牌。在具体实践中,建立了“三个平台”,实现了“三个精准”(即建立“点单平台”,实现“招募精准”;建立“项目平台”,实现“服务精准”;建立“下单平台”,实现“对象精准”)。三个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了“点单——协调——下单”全链条推进,打造“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模式,实现服务对象精准、资源集约、常态长效。

  尚思小学举行陶艺节活动。  图片来源:泉州文明网

坚持立德树人 滋养成长新风

为营造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良好的社会氛围,近年来,德化县围绕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各项指标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坚持创新活动载体,全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7月1日,2019年福建省中小学生“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展演地方专场在德化县职校凤凰山讲堂举行,来自德化各地的11所小学各自派出小学生合唱队参与歌咏展演,孩子们用最真挚的童声歌颂党和祖国的光辉历程。评选公布德化县首届“新时代好少年”,共推选出10名好少年,加强他们的先进事迹宣传,引导全县广大未成年人学习身边榜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德化县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日常行为规范普及教育,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和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和关爱活动,进一步营造学习、崇尚、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的良好氛围,用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未成年人情操。深入推进未成年人课外活动阵地建设,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普及推广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提升家长教子水平,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关爱帮扶未成年人,持续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氛围。(泉州晚报吴有森 张俊燕)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