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移风易俗树新风 特色文化展新颜
http://wmf.fjsen.com 2018-12-12 17:07:57 来源:文明风

移风易俗晚会 张锦宣摄

文明风12月12日讯(通讯员 康伟宏 潘伟斌)移风易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惠安县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移风易俗工作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从治标向治本的方向逐渐转变,公序良俗效用显现。

乡规民约 倡导文明新风

“过去,在我村的民俗中存在着小孩满月、周岁、十六岁要向亲属邻里分喜包、食油、大米等物品的做法;婚嫁大操大办,彩礼数额不断攀升,送嫁人数规模宠大,上菜比档次、晒花样;丧礼铺张浪费,请乐队、办桌……” 东桥镇燎原村老协会相关人员介绍,种种陋习不仅容易引起攀比,还增加了大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了群众的沉重负担,甚至有的家庭因一场婚礼而返贫。

在县里的统一领导倡议下,燎原村建立“一约四会”,即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个群众组织建设。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反对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编制了贴合群众的《燎原村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民约对婚丧喜事的宴请人数和桌数、违约处理方式等都做出了明确要求,逐步改变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比如规定:迎亲汽车不超5部,拱门不超3个,请桌不超25席,每桌菜金在1200元以内;治丧时间不超过5天且夜间10点后不可播放南音、民乐,乐队限制在2队以内,彩匾花圈控制在10个以内,“头七”不请客等。“群众都很肯定我们的工作,条约在村里得到很好地践行。”燎原村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该村还组织老协会、群众代表入户宣讲,鼓励群众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神事不办,把节约下来的礼俗开支用于支持村中的居家养老服务点建设和村级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得到了群众的理解支持。

在山霞镇,则是通过镇里民俗改革的示范引领,让许多海内外乡贤纷纷受到感召,将原计划用于礼俗开支的资金用于公益事业。比如,下坑村澳门归侨李子建把原先用于修建宗祠、宴请各方宾客的500万,捐出来成立了下坑小学“李子建先生奖教奖学基金”,用于下坑小学奖教奖学。东莲村乡贤杨庆和等发动广大热心人士,把筹集到的原要用于兴建宫庙的200多万元,转捐支持东莲小学建设。

好榜样 王式能摄

典型示范 弘扬社会正能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对陋俗改革的同时,惠安县积极倡导榜样学习,以典型示范引领文明风尚。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深入开展“家+文化”系列活动;持续开展“身边故事、共同铭记”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传递正能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

在山霞镇,就有许多身边的好榜样。山霞村乡贤陈木春自费200多万整修自家祖厝,从各地收集近千件传统家庭民俗、农具、生活用品,建设供人免费参观的“农家民俗馆”和“农家艺术馆”。传承惠女勤劳朴素精神,以优秀传统文化砥励后人。他被授予“最美惠安人”,并入选“福建好人榜”。

入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的杨友诚自掏腰包坚持种树20多年,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山腰村地处沿海,村子里经常刮大风,从安溪退休回村的杨友诚,看到有一次大风后,好几户村民家的房顶瓦片被吹得七零八落的,他在心里默默许下了一个承诺,一定要帮乡亲们改变这种情况。曾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过的他,选择在村道上种植刺桐树。山腰村的村道上,从此出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从购买树苗到栽种、浇水、施肥,全都是老杨自掏腰包,亲手完成。就这样,杨友诚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这条村道上。这一种就是20多年。不但在自己村种,老杨的树都栽到隔壁的大淡村了,粗略算来,竟已种了4000多株。

青山湾不时有游客落水,附近渔民们看着很是着急,2012年4月,下坑村和田边村6位渔民自发成立了青山湾海上志愿救护队,近年来他们共救护落水人员达40多人。他们不求回报,为的就是守护一方平安。他们被授予“泉州市见义勇为志愿者优秀集体”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志愿者传播文明 张锦宣

盘活阵地 推进工作创新

在加大专项治理、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同时,惠安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各类设施阵地,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并组织志愿者开展公共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夯实了基层宣传文化基础,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

各镇、村结合实际,建设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公园、文化广场、廉政文化长廊;建设、民俗馆、艺术馆、纪念馆;提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建设;创新文体活动场所,将各村的宗祠古民居改造为道德讲堂、猜谜馆、南音室、书法室、体育活动室、便民调解室(惠女调解室)等。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今年暑假,我县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在县文化馆为我县广大青少年公益培训了惠安女服饰制作、南音、高甲戏、烙画和刻制等优秀传统文化。在净峰镇西头村龙山书院,几位先生常年进行南音公益培训。东岭护海太极拳俱乐部,以护海宫为基地,常年免费培训临近村民太极拳。紫山“连坑书院”,大师级志愿者免费培训农家子弟书法、篆刻。

此外,我县还有多支队伍庞大的志愿服务队伍。螺城镇在城北公园、中新花园广场等8个社区设置了薯花文明小站,志愿引导服务市民,已经日渐成为惠安便民名片;总人数为727人的“夕阳红”文明督导队,覆盖14各社区(村),积极参与移风易俗。

宣传引导 营造浓厚氛围

让百姓听得进、学得到,才能以文化熏陶滋养,才能深化乡风、培育新风。惠安县动员广大镇村干部、老人协会利用农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县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分发《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利用镇道德讲堂,将移风易俗作为必讲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举办文化活动。如崇武镇春节期间举办象棋比赛、青少年义写春联;元宵节举办灯谜会猜、新联征对及诗词演唱晚会;清明节期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文明祭扫先烈活动,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倡导文明新风;重阳节组织开展敬老爱老集体活动,宣传“厚养薄葬”思想,树立敬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国庆节举办“水关月”文化旅游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纳入活动之中。

注重队伍建设。螺城镇积极发掘和培育民间文化骨干人才和民间文化组织,全镇各类社区艺术团、群众性文艺团队有50多个,内容涵盖南音、惠女礼鼓、舞蹈、舞狮、糊纸以及传统雕艺等,在今年“移风易俗、文明殡葬”等文艺汇演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成为开展文明创建的主力军。通过庞大文艺队伍,扎实开展群众文化“一村一品”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举办“春满螺城”、“螺城之春”,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树立文明新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今后,我县将在建立维持长效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抓好移风易俗工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营造淳厚民风不懈奋斗。(惠安县委文明办供稿)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