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省新镇立足“点线面体”打造移风易俗新格局
http://wmf.fjsen.com 2018-12-11 16:35:10 来源:文明风

文明风12月11日讯(通讯员 黄达明)今年来,南安市省新镇立足实际,通过打造示范点、串联精品线、扩大辐射面、压实责任体,全力打造“点线面体”移风易俗新格局,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展现良好形象,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党风引领,打造示范点。正所谓,人民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风政风对民风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会带坏社会风气,用得好则凝心聚力。今年来,省新镇以农村基层组织换届为契机,将党风政风作为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班子。在优良党风引领下,全镇涌现出多个移风易俗示范点,如“全国人大代表吴金笔带头筹资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昔日后进村,如今的明星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园内村、“破旧俗立新风 省下钱来做公益”——和谐村满山红村,“引导乡贤回归,共建美好家园”——垵后村等等,党风政风成为全镇移风易俗工作的突破点和重要抓手。

移步成景,串联精品线。为了连点成线,形成示范效应,省新镇根据各村示范点特色、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将各点串联成精品风景线。一是倡导节俭办事筹资整治母亲河。檀溪作为省新镇母亲河,贯穿11个行政村中的10个村。今年来,省新镇各村以开展移风易俗为契机,倡导村民节俭办红白喜事,将省下的钱开展檀溪整治行动,目前全镇有9个村正开展檀溪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建成了溪边公园3处、污水处理站10个;二是倡导文明新风尚整治村主干道。为了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省新镇多次组织各村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开展环境整洁活动,实施村容美化、亮化工程,对路两侧进行了绿化和美化,补植各类苗木1000余株,新建花坛、花箱10余个,铺设草坪500平方米。另一方面以乡村文化墙为载体,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尚。累计投入资金近5万元,创作墙体画三十余幅,绘画面积达500余平方米,变“被动看”为“主动看”,寓教于乐,让村民从中获益。

入脑入心,扩大辐射面。移风易俗,移的是民风,易的是民俗,二者都是民间自然形成的,由来已久,只有入脑入心,才能真正让群众自觉破除陋习。省新镇在打造示范点、风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移风易俗工作宣传辐射面,着力提高移风易俗的全民知晓率、参与度,努力在全镇形成文明新风。一是活化宣传形式。一方面做优新媒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移风易俗相关视频、音频、图片漫画等,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截止目前,已在镇官方微信公众号“省新视窗”发布相关图文10余篇。另一方面借势传媒阵地效应。主动提供线索、策划、邀请上级媒体报道我镇移风易俗亮点、经验做法,《海丝商报》、南安电视台、各级文明网多次报道我镇园内村、满山红村等经验做法,真正扩大宣传范围,形成正面宣传的强大声势。二是丰富宣传载体。通过设立宣传栏和公益广告、悬挂宣传标语、组织专题宣讲、宣传车巡回宣传、专题晚会等形式,确保宣传教育“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加大引导力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村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道德评议会等“四会”,并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四会”成员通过发放传单、入户宣传等,让村民更深入了解移风易俗内容,真正做到入脑更入心。另一方面引导各村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通过评选“文明家庭”、“文明示范户”等,树立一批好家风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同时也曝光大操大办、乱扔垃圾等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形成警示效应。

长效巩固,压实责任体。省新镇党委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各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工作责任清单,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将移风易俗专项治理纳入意识形态、村级组织绩效考核等工作检查的重要内容。同时,镇纪委开展了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一方面盯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另一方面深入各村一线现场督查,实现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切实解决好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供稿:中共南安市委文明办 省新镇)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