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2月4日讯 今年来,“茶烘”华安加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宣传先进典型树新风,整治重点问题破陋习,积极倡导和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华安县获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县城。
一、刚柔齐管干群,注重常态长效。一是高压严规管干部。华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有关事宜的通知》《华安县关于规范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试行)》等文件,从严控制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规模和数量,要求厉行节约,文明先行,禁止大操大办,全县党员干部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2万份。二是柔性德治管群众。利用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机,把移风易俗有关规定列入村级工作目标和村民自治章程,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和移风易俗文明工作劝导队等“四会一队”组织,着力解决农村“法律管不到、行政管不了、村组管不好”等问题。三是硬督考核管违规。成立移风易俗督查小组,制定《华安县移风易俗工作考评细则》,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纠正“四风”监督检查内容,对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各牵头部门和乡(镇)村(居)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督促检查,通报违纪典型案例1起,处理村干部2名。同时,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综治、效能、文明创建等年度考核指标,落细落实移风易俗工作。
二、核心价值引领,突出重点难点。一是开展价值观宣讲。华安县委讲师团在县委党校、各乡(镇)、开发区共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34场,参与人数5000余人,运用座谈交流、通俗读物等形式和内容,大力倡导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2017年度,华安获评省级文明家庭1户、市级文明家庭6户、市级道德模范1人。二是严格规定丧事规模。在殡葬改革中移风易俗,规定治丧时间在7天之内,丧事出殡乐队总人数控制在16人以内,不提倡聘请表演队到出殡现场表演,治丧出殡花圈数量控制在20个以内等,每场丧事活动户主至少可节省1万元,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支持,至今未发现违反规定的治丧活动。三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引导村民摒弃“风水宝地”的陈陋思想,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已完成41个美丽(富美)乡村建设,其中仙都镇大地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全年计划投入87.5万元在全县建设2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其中示范点5个,11月底可全部完工。
三、探索典型做法,激扬新风清风。一是传承良俗抓教育。抓住华安是原中央苏区县这个品牌,充分挖掘利用好各乡(镇)村的红色革命遗址、宗祠、祖厝和楹联文化、家风家训等载体,巧妙恰当地将这些元素融入移风易俗活动中,打造纪律教育馆、齐家馆、励志馆、革命图片展、赵氏宗祠等宣传教育载体,并举办类似仙都镇大地村的蒋氏宗祠开展民俗节庆礼仪教育等系列文明传播活动,县妇联评出“树孝廉家风,创最美家庭”9户,使文明教育抓在日常。二是破陈去陋做公益。全县各乡镇涌现除了一批创新做法,如:华丰镇大燕村取消奖学会乡贤年度聚餐,把节省聚餐资金用作助学金;半岭亭村把举办庙会的经费用于向外推介村里水果产业,举办水果品鉴会,户均节支庙会2000元、水果增收1000元;马坑乡马坑村把原来生男孩(添丁)要宴请的习惯改为修路、修水渠等公益事业;高车乡前岭村创建移风易俗主题公园,让群众在休闲中受到教育;丰山镇龙径村把闹热改为文体比赛;湖林乡石井村四宝殿理事会将善款用于奖学。三是宣传文明润民心。组建移风易俗宣传队进行宣传表演,制作《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公益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先后向全县人民发出《移风易俗倡议书》《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等。县有线电视台开设“文明乡风”电视专栏,制作播出文明祭祀、文明新风进校园、开展文化惠民建设行动等专题片,各乡(镇)村抓住民俗节日和庆典活动的时机通过横幅、宣传栏、“村村响”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进村入户发放宣传小折页37800多份,不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