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让非遗文化“活”得更有趣 扮靓美丽文明城
http://wmf.fjsen.com 2018-11-20 16:45:53 来源:莆田文明网

“什么样的文化是记得住、留得下的文化”?近年来,为引导更多的群众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感受“非遗”魅力,莆田多地立足实际,用心挖掘一系列足以润泽人心的优秀传统文化、多彩非遗,将文化以各种接“生活气”的形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让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百名汉服爱好者齐聚莆田 弘扬传统文化

  汉服爱好者进行舞蹈表演。蓝淑娴摄

11月17日,来自莆田、泉州、龙岩等地区的126名传统文化爱好者身着汉服,相聚莆田市博物馆参与莆田市首届“汉服节”活动,为汉文化复兴助力。

现场,传统文化爱好者们进行汉服秀展示、汉服知识普及、古筝独奏、方言吟诵、水袖舞和太极拳表演,吸引了近百人的目光,大家纷纷拿起手中的手机、相机来记录这一刻。活动中,博物馆讲解员还带领大家参观市博物馆,向传统文化爱好者讲解莆仙传统文化,加深大家对莆田文化的认识。

汉服爱好者颜言告诉记者,自己是去年喜欢上汉服的,刚开始只是觉得汉服很好看,后来慢慢了解了汉服文化,就更加喜欢汉服。

仙游县申报“莆仙戏之乡” 弘扬地方戏曲文化魅力

  《春草闯堂》剧照

日前,记者获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已经开始,仙游县申报“莆仙戏之乡”。

据了解,按照要求,省文化厅已经对全省各设区市推荐上送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材料进行审核,经组织专家评审推荐,日前公示了评审结果。全省共推荐7个艺术之乡,分别为莆田市仙游县申报的莆仙戏之乡;泉州石狮市蚶江镇申报的灯谜之乡;南平松溪县申报的版画之乡;漳州云霄县申报的书法之乡;福州市长乐区申报的闽剧之乡;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申报的霍童线狮之乡;三明市永安市槐南镇申报的安贞旌鼓之乡。

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据统计,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约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刻画活竹上 民间亮绝活

  活竹削青引关注

10月21日,游洋镇兴山村里,古邑传统活竹削青竹书竹画技艺吸引了仙游县百余名艺术家共同参与。

与竹雕不同,活竹削青重在“活”字。在鲜活的竹子上刻上字画,刻好后让竹子继续生长2至3年,活竹上的字画,历经风吹日晒,时光洗礼、油脂渗透,作品颜色更深,有包浆效果,并且不会腐败,可长久保存。

今年60岁的农民池玉寿也参与了当天的表演。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池玉寿对竹上书法还有点自信,当天的表演他十分卖力,手持一把山村常见的砍刀。不一会儿,“山清水秀”等一幅幅竹联映入了大家眼帘。

“活竹刮青,俗称刮竹号,这项民间艺术出现的时间应该比文字早。”古邑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会长陈荣振告诉记者,活竹刮青最早是个标记财产的记号,山上的竹林密密麻麻,一家挨着一家,为了不混淆,山间村民便在竹子上刻上记号。

“活竹上的记号一旦刻上,永远都不会消失,就是做成产品这个记号仍然在。”池玉寿告诉记者。竹上刻字与纸上写字又有不同,刀子和竹子硬碰硬,刮起来费劲,笔画笔顺容易变形。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山上给自家竹林做记号,因此写起来顺手。

当天,在外经营工艺品多年的徐桂林开着轿车、带着电机来参加活动了。徐桂林同样是游洋人,他精心准备了《竹林七贤》这个作品,用笔墨在活竹上先画好雏形,再用电笔细细雕刻,竹屑落在了他的脸上、手上、身上,他仍专心致志,耗费几个小时刻了这个作品。“虽然常年在莆田工作,可听说家乡有这个活动,我特地选择了与竹子主题有关的《竹林七贤》,助力家乡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徐桂林如是说。

据陈荣振介绍,目前这项技艺正准备申报非遗,各项材料也正在搜集中。此外,计划结合乡村旅游开发这个项目,游客可以认购一棵竹子,并在竹上刮字刮画,除了有一幅作品外,余下的竹子还可以编织竹篮等。

兴山村,平均海拔650米,拥有毛竹林407公顷,竹林下谋生,是当地许多群众的生产方式。游洋镇党委副书记俞仁洪告诉记者,为此,该镇结合产业特点与文化内涵,用艺术的眼光寻找和挖掘兴山的美丽,提高游洋镇的旅游品牌,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莆田文明网综合)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