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英都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打造乡村“变形记”
http://wmf.fjsen.com 2018-10-15 15:57:23 来源:文明风

文明风10月15日讯(通讯员陈晓龙 曾金珠)2018年来,南安市英都镇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根据英都实际,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深化文明创建活动,达到队伍建设与工作实效的统一,持续打造乡村“变形记”。2018年8月,英都镇代表南安市高分通过泉州市移风易俗工作月督查考评,今年上半年移风易俗工作考评成绩稳居南安市B类乡镇前列。

一、拓宽移风易俗“空间”,“独木桥”变“快车道”。

移风易俗工作线长面广,工作繁杂,英都镇通过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和健全工作机制,破解了机制不畅、工作乏力的弊端,有效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做细、做好、做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让干事者有“位”。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村、镇直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加大移风易俗工作整治力度;同时成立英都镇移风易俗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日常督查、巡察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督促各职能部门、各村履行职责。各村相应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移风易俗监督管理队伍,列出移风易俗工作“责任清单”,实现各村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禁炮会、红白理事会覆盖率100%,加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抓牢抓实移风易俗工作。二是完善制度规范,让干事者有“路”。贯彻落实《泉州市关于规范党员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试行)》,制定印发《2018年英都镇移风易俗工作方案》,下发《英都镇关于禁止“普渡”“佛生日”大操大办的通知》,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和谐村和文明村镇评选的重要内容。各村落实好村党支部(委)书记移风易俗“第一责任人”制度,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对红白喜事等划定合理标准和规模,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二、驱动主题宣传“活力”,“隐身符”变“新常态”。

移风易俗工作重在宣传,关键在宣传。对此,英都镇充分利用下去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推选典型示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扩大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一是加大宣传推广,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依托镇老年人协会及各村老协会成立英都镇移风易俗宣传志愿服务队,开展踩街宣传活动;利用公共场所大范围宣传,在镇村主干道、村委会、广场、景区、学校、市场等公共场所,悬挂移风易俗宣传横幅35条,张贴宣传海报75张,在良山村坂埔古民居周围绘制移风易俗文化墙;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综治三率、扫黑除恶等入户宣传活动,发放《英都镇“深化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5000多份,利用镇宣传车、各村广播轮流播放倡议书,扩大群众知晓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送戏下乡等移风易俗文艺汇演,举办踩街宣传活动,在良山村百姓书房举行移风易俗专题讲座;在海丝商报等媒体和魅力英都官方微平台、英都乡讯、金英网等微平台上推送移风易俗相关报道30多篇。二是推选典型示范,榜样引领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文明村”“信用村”“和谐村”创建活动,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良山村、石山村、芸林村荣获2017度南安市“和谐村(社区)”称号,龙江村、良山村、紫山村获得南安市2016-2017年度“信用村”称号。今年4月,英都邮政投递员卓坪辉荣获“2018年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8年1月12日召开的福建省第二十四次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上,何伟被授予“福建省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开展“最美家庭好角色”活动,发掘身边好人好事,谢桂花、洪选治获得南安市“最美家庭好角色”好媳妇称号,廖榕光获得南安市“最美家庭好角色”好父亲称号;南安市英都中心卫生院、蒋天胜(南安市英都镇志愿者协会理事)分别获得2018年度南安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三、提升乡风文明“内涵”,“软环境”变“软实力”。

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必须树立文明新风,在文化涵养上下功夫,抓紧抓实。对此,英都镇积极倡导公益慈善活动,持续推进志愿服务,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阵地建设,培育涵养文明的土壤,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推动乡风转变。一是倡导公益慈善,净化转变社会风气。8月,镇党委书记林云发、镇长王鸿流带头募捐英都中心新园区建设,党员干部及广大乡贤纷纷响应,短短一星期募捐400多万;英都镇良山村、民山村、龙江村等村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红白喜事简办,逢年过节不放烟花礼炮,将省下来的钱捐给村里修路、修路灯,设置公益捐资箱,广大乡贤及热心公益人士纷纷响应,变斗富为斗公益,转变社会风气;英都商会、英都志愿者协会、南安义工协会英仑分会英都分队、英都扶贫助困协会、英都福田会等社会组织,扶贫助困、奖教助学,经常性开展走访慰问、帮扶资助困难学生、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涵养乡风文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吸收、团结民间优秀文化人才,如民俗专家廖榕光、摄影大师洪宗洲、诗词创作者洪凯、麻糍传承人洪炳焕及翁山书苑、夕阳红演唱团等文艺骨干,选送、宣传其作品;结合镇业余讲师团和乡村讲师团,到各学校、各村开展道德、历史、文化、时事、移风易俗等讲座,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利用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系列活动,比如举办腰鼓队、广场舞、象棋、老年人门球掷球、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组织太极拳表演、南音合唱、猜谜、摄影展、歌舞文艺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中秋、重阳、新春座谈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小气候”变“大效应”。

移风易俗工作要抓好,需要持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对此,英都镇大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建好修缮移风易俗新阵地。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培育夯实文明土壤。2014年2月成立霞溪村党建展示馆,持续更新霞溪村党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内容,展示创先争优的实践成果;2017年5月依托洪氏家庙建立翁山书苑,经常性举办南音、书法研讨会,并在年底下乡义写春联;2017年11月依托坂埔古民居创建良山村家训馆,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学习参观;2018年初在良山村家训馆内建设集百姓书房、文化讲堂为一体的龙山书舍,每月举行读书活动、讲座,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借助龙江青少年活动中心、英都中心小学少年宫,开展夏令营公益活动和课余兴趣活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英都镇围绕“一溪两基地、两区四通道”工作路线图,实施7个镇区改造项目,加快建设英翔、英安公路和英翔、英仑连接支线公路,推进污水处理管网及英溪整治项目建设,推进芸林、民山、霞溪、英东、坪山、杏塘等一批环村路建设、危桥改造、路灯架设,加快霞溪村英溪流域历史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各村拆除猪圈、露天旱厕、废弃旧房,种花种树,改建新村、休闲公园,龙江村投入20万元完成竹尾抽水泵建设,石山村投入10万元新建山尾后公厕,同时整治溪流、清理淤泥,打造水清岸绿、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供稿:中共南安市委文明办 英都镇)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