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白鹤拳:活态传承活在当下
http://wmf.fjsen.com 2018-09-19 09:15:05 刘益清 来源:东南网

  游客体验

  暑期培训

  拳师表演

东南网9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苏福彬 姚德纯 林培枝 文/图)白鹤展翅,天下永春。

贵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春白鹤拳没有停留在老皇历里。近年来,永春以争创“全国武术之乡”为契机,通过开展白鹤拳文化进校园,举办活动赛事,做好白鹤拳旅游文化平台建设及文创产业等举措,活态传承白鹤拳武术文化,在青少年中掀起了练习白鹤拳、了解白鹤拳文化的热潮。目前,永春县习练白鹤拳者有十多万人。

进校园:少年拥抱白鹤拳

“经过多年不懈的宣传,我们现在能感受到孩子们对于白鹤拳的喜爱。今年暑假园里本打算开办两个白鹤拳兴趣班,没想到报名数量远超预期,又增加了一个班,总共有120个孩子。”永春县港永幼儿园园长郑晓燕说,现在该园能教授白鹤拳的老师已有5人,一个月下来,孩子们可以学三套白鹤拳拳法。

暑假期间,除了永春本地青少年外,安溪、德化、南安、厦门等周边地区的青少年也慕名前来。据不完全统计,各大武馆、培训机构今年暑假招收的青少年超过5000人。

“近年来,为了让广大青少年熟悉、接受和练习白鹤拳,永春县大力开展白鹤拳‘六进’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推行白鹤拳操,永春侨中、港永幼儿园、桃城小学、五里街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现已实现常态化教学。”永春白鹤拳研究会会长陈弘说。

同时,县里还在永春幼高专体育专业大专班开设永春白鹤拳特色教学,培育白鹤拳专业人才和习练爱好者。县教育部门组织编印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材》,在全县中小学推广永春白鹤拳。

2016年9月,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永春仙岭教学点挂牌成立,永春县与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开设白鹤拳大专学历班,首创武术传播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广交流:提升拳道影响力

上月5日逢农历六月廿四,是永春白鹤拳创始人方七娘的诞辰日。来自全球各地的数百名拳师齐聚永春祭祖,盛况空前。

近年来,永春县深入发动各大白鹤拳武馆,办好每年方七娘诞辰日的世界永春白鹤拳文化节,并挖掘、整理永春白鹤拳武术文化,唱响白鹤拳品牌。

“目前,永春有26家白鹤拳武馆、研究会,通过举办交流活动及武术比赛,向青少年群体传播白鹤拳文化、倡导尚武健身理念。”陈弘说。

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赛事是提升白鹤拳影响力的主要舞台。2015年11月,永春县承办了“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世界(永春)白鹤拳大会”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吸引海峡两岸及国外友人热情参赛;2016年,永春县承办了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福建武术冬令营,百余名海外青少年分别到大羽、怡云、鹏翔、仙岭等4个白鹤拳训练基地习武,推动白鹤拳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发展;2016年8月8日,福建省“全民健身日”活动暨全民健身八闽百村行活动落地永春白鹤拳发祥地大羽村;去年,永春县又举办了第九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大赛,吸引了海峡两岸的57支代表队、600余名武术爱好者汇聚永春以武会友。

“除了办赛,我们还积极走出去参赛,让永春县的白鹤拳青少年练习者在各级各类武术比赛中创造佳绩,既广播白鹤拳美名,又吸引更多人加入习武的圈子。”陈弘说。

推文旅:动态传承渠道丰

在永春县城中心,刚刚揭牌的永春白鹤拳展示中心吸引了众多游客。这家文化机构,集旅游、观光、文创、影视为一体,是永春武术界提升白鹤拳文化内涵和现代品位的一次探索。通过建设与白鹤拳武术文化相关的旅游平台,打造文旅名片,是另一种动态弘扬和传承永春白鹤拳的举措。

位于五里街镇大羽村的中国永春白鹤拳史馆占地10亩,通过翔实的史料,给游客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永春白鹤拳发展历程。它是世界各地永春白鹤拳传人、武术爱好者寻根谒祖、交流武术的重要载体,每年接待游客达10多万人次。

大羽村通过成立美丽乡村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陆续推出令青少年感兴趣的白鹤拳体验项目“功夫CS”、武术游戏活动、经典套路表演和体验、农家饭菜等白鹤拳文化开发项目,全面升级“功夫吉祥娃”“功夫蜂蜜”“功夫金桔”“功夫客栈”“功夫美食”等功夫系列产品,创意设计方七娘供奉雕像,开发了一系列白鹤拳套路瓷雕、白鹤拳文化衫、白鹤拳练武器具等文创产品。现在每年平均有3万多人来大羽村学习白鹤拳,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

此外,通过影视创作开发永春白鹤拳IP,永春人近年来屡试不爽。以永春白鹤拳为背景的青春功夫喜剧《极品师徒》剧组日前宣布,电影定档中秋档期,将于9月21日在全国院线上映。在《极品师徒》之前,电影《永春白鹤拳之擎天画卷》在全国院线上映,156集动漫电视剧《永春白鹤拳之五色羽传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国家优秀动画片奖。相关人士透露,另一部白鹤拳电影《烽火南洋》不久也将开拍。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