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擦亮红色品牌铸就精神高地
http://wmf.fjsen.com 2018-09-17 09:23:19 邓婕 夏思萱 来源:东南网

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被还原

“那个时候呀,我们给解放军洗衣服,担心衣服不干,我们便用铁锅的热气来烘干……”聚光灯下,少先队员们跟随着何奶奶(原型何佳汝)走进何厝小学“英雄小八路”纪念馆,聆听英雄事迹。

14日,“英雄小八路”的事迹被搬上舞台,用儿童话剧的形式,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小八路不畏险阻,冒着炮火,保证了我军战斗命令及时下达,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这部儿童话剧的主角原型,是当年禾山第四中心小学(现厦门何厝小学)的少先队员,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58年。那年,何厝“英雄小八路”们留守炮战前线,为解放军送开水、擦炮弹、挖战壕、接电话线。后来,“英雄小八路”的事迹被拍成了电影《英雄小八路》,电影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于1978年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当天,人物在厦门市中小学生的精彩演绎下,机智英勇,传神感人。据了解,在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教育局、共青团厦门市委的指导下,《英雄小八路》儿童话剧总共分为五幕,以同学们参观“英雄小八路”纪念馆拉开序幕,内容包括《偷留阵地》《逆境中求学》《抓特务》《连接电话线》《表彰》。

“英雄小八路”原型人物何明全、何佳汝、郭胜源、林淑月、何星赞,也亲临现场,和市区党员干部,思明区400多位教师、少先队员,共同观看这出话剧。话剧尾声,原型人物与话剧小演员们手牵手亮相舞台。

何明全对话剧的上演十分感动,他说,《英雄小八路》儿童话剧是新时期少年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红色经典剧目的良好诠释。“望红色精神能进一步弘扬,让青少年得到教育和鼓舞。”

“‘月儿’演的是我的原型,演得很到位。”林淑月擦着眼泪说,“这样的话剧形式赋予了‘英雄小八路’新的价值,希望能引导广大青少年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入人心

一段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

何厝小学五年级学生姚康妮在观众席上看得目不转睛,她说:“之前对‘英雄小八路’知道得并不多,但今天观看了话剧,对小八路有了整体的了解,特别对反动派想窃取情报,但最终被小八路们制伏的情节印象很深。”

何厝小学五年级学生柯哲文感慨万分:“小八路们很勇敢,不愧是‘英雄’,他们不怕危险,奋勇向前,很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的话剧感情丰富,把小八路不畏艰辛的品格表现得很到位。”何厝小学五年级学生王俊豪说,“印象最深的是,解放军叔叔因为接电线炸伤了,但小八路临危不乱,挺身而出,最终电话线接通了。”

一部话剧是否成功,不仅在于故事的完整性,更在于在情境中,是否拉近历史与观众的距离,击中不同人的内心。

对于柯哲文来说,《英雄小八路》让他在具体而微的人物故事里,感知到了风云激荡的时代脉搏,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依然可以继承小八路不畏艰险的精神,努力学习,为国家做贡献。”王俊豪则说:“现在不打仗了,但我们也能学习小八路精神,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来自厦门六中的李茜在话剧中扮演“英雄小八路”月儿。她说,经过几个月的排练,对“英雄小八路”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很感谢八路军为我们打下幸福生活的基础,他们不畏艰苦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引领我们前进。”李茜说。

正是传承了不畏艰难的精神,在排练中,李茜克服了拉重电线,手被磨得火辣辣,爬假山鞋子打滑等困难,李茜说:“很荣幸参与《英雄小八路》话剧演出,今后我将把历史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知晓。”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