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移风易俗清风徐来 惠民殡改落地生根
http://wmf.fjsen.com 2018-07-23 11:31:27 来源:文明风

文明风7月23日讯  7月21日,云霄县殡葬改革工作正式启动。走进县殡仪服务中心,四场简约体面的出殡仪式相继举行,“移风易俗、集中治丧”的革命自此在全县拉开序幕。

不备三牲五礼、不见焚烛烧纸,不闻锣鼓奏乐,在白菊花点缀、清茶寄哀思的现代化吊唁厅内,来自云陵镇、莆美镇、下河乡的4户丧属在此获享文明悼念、节约办丧等服务,目送逝者走完了体面的人生“最后一程”。

“以前,一场丧事下来,要花费很多的财力、物力、人力,繁重负担下都快‘死不起’了!现在集中治丧,不仅提供手续办理、守灵、出殡、火化等一站式服务,打造了现代化出殡吊唁环境,还实行阳光收费;群众省时省事,死者也走得尊严体面。”首批获享集中治丧服务的丧属,对比殡葬改革前后的变化,不禁感慨万分。

一段时间以来,云霄县城市发展、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对文明发展的需求日渐迫切。但大街小巷搭建灵堂、四五桌三牲祭品、出殡队伍大排长龙等丧葬陋习,却是文明社会建设道路上的“路障牌”。

破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实施殡葬改革势在必行。对此,云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成立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投建县殡仪服务中心、推行集中治丧等举措,为逝者建一处体面临终站,为丧属算一笔实惠民生账。

随着项目建设不断加快,今年7月,计划总投资约4300万元,占地约36.16亩的县殡仪服务中心揭牌投用;成为全省首家以殡仪服务为主,并提供集中规范出殡的服务机构。紧随其后,推动殡葬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也配套出炉;云陵、莆美成为全县首批殡葬改革试点行政区域,于7月21日全面推行“移风易俗、集中治丧”。

惠民殡葬改革新政落地,在全县“一石激起千层浪”。怎么改、惠在哪,成为这个盛夏最“热”的话题。

“将出殡地点从家前街边移到县殡仪服务中心后,街边治丧、纸钱乱飞、攀比成风的丧葬旧俗将彻底改变。丧属迈进一扇门,就能获享‘一张手续、一次缴费、一次办结’的服务。群众省时、省事、省心,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也向前迈进一大步。”县民政局局长张文清这样说道。

走进县殡仪服务中心,7间悼念厅白花装点、宽敞整洁;13间守灵房设施齐全、简单温馨;现代化殡仪业务用房为群众提供出殡、守灵所需场地、设备及殡仪服务。在这里,鲜花清茶替代出山桌,现代音响替代锣鼓队、大西乐队,还配有礼宾、司仪全程服务,免去三轮车送花圈、聘人抬棺、清扫场地所产生的额外费用。“阳光公示”服务收费标下,一场出殡仪式能为丧属省下7000元左右。

精算经济账、节省时间账,县卫计、公安、民政等职能部门还在全市首创“殡改服务窗口”,将办公地点“搬”进县殡仪服务中心,更好地为群众算好算精“殡改惠民账”。丧属只需提供村(社区)开具的《死亡证明》,便能直接办理《居民死亡殡葬证》。同时,经过县殡仪服务中心和县财政局、农业银行沟通、协调,殡葬、火化实行了一站式的缴费,实现了灵活多样的缴费方式。原先丧属多头跑办理手续彻底成为历史,45分钟内即可办结手续、缴费等相关手续,极大方便群众。

以人民为中心,云霄县在找准移风易俗的关键点、切入点的同时,还通过强化村(社区)跟踪督促、加强路面管控、制定等一系列管理举措为推动殡葬改革落地提供保障。各乡镇(开发区)相继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县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对殡改区域内居民区、城区街道、村(社区)公共场所举办出殡活动等行为加强管控;县纪委监委紧抓“关键少数”,激发“头雁效应”,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移风易俗。

这场殡葬改革风潮将席卷云霄,全面破除原先在公共场所搭灵堂、吹哀乐、摆花圈,沿路沿途撒冥纸等治丧陋习;进一步简化治丧流程,减轻群众负担,推行文明治丧、节俭治丧、规范治丧,让逝者有尊严地走好人生最后一步,让移风易俗真正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云霄县委文明办供稿)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