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重实践养成,引导知行合一。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未成年人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践行时代精神。一是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美好心灵。制定《厦门市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规范学校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培育学校志愿服务文化。各中小学校围绕学习生活,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社区生活,依托全市267个社区书院、四点钟学校等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亲情关爱、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社会生活,组织青少年就近就便到红色旅游景区、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机构开展知识讲解、秩序引导和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等活动。海沧区延奎小学坚持开展“我是小袋鼠 垃圾不落地”青少年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全国首批“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二是依托城乡学校少年宫提升综合素质。坚持把城乡学校少年宫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着眼城乡一体、共同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乡镇学校少年宫全覆盖的基础上,每年确定一批城市学校承办少年宫。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少年宫将学与乐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体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打造“一宫一品”,注重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特色活动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闽南通玩、木偶戏、五祖拳、宋江阵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落实城乡校园,成为学校文化活动品牌。三是搭建社会实践基地提高实践能力。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社会实践作为培育新时代好少年的重要途径。从2015年起,面向社会征集确定51个“厦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涵盖文化场馆、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庄工厂等各个领域,为广大未成年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各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厦门诚毅科技中心举办海峡两岸青少年航天梦主题活动,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刘旺亲临活动现场,与海峡两岸青少年互动交流,通过航空航天、航海、自然启示、信息通讯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增强爱国理念,体悟实践精神,培育创新意识。(厦门市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