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公布第二批区级非遗名单 “何厝小操队”名列其中
http://wmf.fjsen.com 2018-03-09 08:57:56 戴懿 来源:厦门网

  -何厝小操队的阵法表演。高锡德摄

  何厝小操队队员在表演。

厦门网讯 (厦门晚报 记者 戴懿) 近日,思明区公布了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代表性项目12个,代表性传承人22人。“何厝小操队”作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被纳入非遗名录。

“何厝小操队”是一种官兵操,从明朝末年起,由何厝的村民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纳入区级非遗项目,让小操队的成员们很兴奋,他们打算利用暑假多多召集孩子来学习,更好地传承和推广“何厝小操队”。

【起源】

明末何厝村外围设防御军营,将士传授村民防御阵法

何厝小操队的领队何而凯介绍,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平夷,在何厝村外围设防御军营。村中民众自发组织乡团筹集武器,习武练兵保卫家园,抗击倭寇匪盗。当时,郑家军将士时常在营地中操练阵法、武术,村中部分有志之士频频向军中将士请教,将士们授之于简单的防御阵法。这些阵法由何厝村民小团体演练,所以称之为“何厝小操队”。后来“小操队”逐渐成为一个民俗活动沿袭下来。

“何厝小操队”作为官兵操演练的民间艺术,传承至今,包括安馆、行礼、开场、摆阵、表演、收阵六大程序。其中,摆阵主要是在锣鼓助阵之下,由阵首大旗带领两路人马以及“虎头盾”“军旗”“兵器”“火铳队”出场,形成围城之势,是何厝目前保留较完整的官兵操的表现形式。表演者的基本动作有推、劈、扑、刺、挑、滚、踢、砍、拦、绊、倒、甩、封、扫、撞、弹、钩等。虎头盾阵法表演是何厝小操队表演的主要特色,它作为一个完整的表演套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郑家军严谨有序的治军制度。

【传承】

去年开始恢复阵法操练,广泛招募青少年队员

小操队在何厝代代相传。何而凯的父亲、爷爷、曾祖父都曾是小操队的成员。

完整的阵法表演需要上百人,精简的阵法也需六七十人。虎头阵和旗阵都需要青少年来担任队员,前些年因人手不足,阵法表演停滞了10多年,但是单练和对打项目一直持续开展训练。去年8月,何而凯和热心的队员在村里广泛招募队员,重新开始阵法的练习,许多青少年都加入其中,如今小操队已经有70多人。

阵法的恢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已经10多年没有练了,对一些套路、步法的印象已经模糊。”何而凯说,老队员们凭着记忆一步步尝试,并请教村里的老人们,花了两个月时间,基本恢复阵法,并开始操练。

【坚持】

孩子们不惧磕磕碰碰,白天上学晚上操练

何而凯说,最头疼的还是队员的培养。有的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后,课业压力大,或者去外地上大学了,可能就不来练了,因此得不断培养新人。幸好有些队员坚持了许多年。30岁的鼓手何志超,从5岁就开始学习打鼓,一直没间断过。而阵法的变化,正是靠着锣鼓队指引。有一些队员虽曾因学习、外出或入伍离开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又回来参与。练习对打难免磕磕碰碰,但是队员们一点都不介意,更没有人因为受伤而退出。

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是义务参与其中,年纪最大的有60多岁,最小的只有9岁。白天队员们要么上班,要么上学,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练习。

看着阵法恢复,看着这么多的孩子参与其中,老人们都特别开心。93岁的何朱清以前是小操队的一员,如今虽然年纪大不能上阵,可是他只要有时间,就拄着拐杖来看大家训练,并提提意见。有时看着孩子们拘谨的样子,他会着急大喊:“要大声,要整齐,要有气势!”

【链接】

“兵器”有上百把 有的已使用二三十年

走进何厝顶何社,沿着四通八达的村道往里走,在顶何社300号前的小广场,地上画着正方形、圆形的线,这便是小操队平时训练走位的地方。300号楼的二楼,是小操队的“兵器”陈列室。各种长短兵器、虎头盾、“火铳”甚至鱼叉、锄头等,加起来有上百把。最重的特制双板斧一对就达14斤,最长的是二丈槌,将近4米长。

这些“兵器”有的已使用二三十年,如其中最具特色的虎头盾,竹编的骨架,布上有手绘的虎头图案。老旧“兵器”要更新,并非易事,因为有些“兵器”需要藤艺、竹艺方面的艺人,在厦门很难找到这样的艺人。只要有时间,何而凯就会到漳州、泉州转转,找材料、找艺人。

何而凯到处打听,终于找到了漳州的竹编师傅定制虎头盾的骨架,在网上买了“枪头”和铃铛,和队员们一起安装。藤盾则是找了安溪的老手工艺人制作的。以前的老旧“兵器”大多是木制的,如“斧头”,敲到地板易开裂,于是何而凯就将其改成空心不锈钢材质,轻便且不易坏。

除锈、上漆、维修等,靠的都是队员自己。有些旧“兵器”虽然不能用了,但也舍不得扔掉,因为这些承载着村民们的回忆。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