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区推进“厕所革命”公厕设施融入人文内涵
http://wmf.fjsen.com 2018-01-02 16:45:07 林桂桢 应 洁 来源:厦门文明网

  集美长途汽车站公共厕所具有嘉庚风格。(记者 林桂桢摄)

走进嘉庚风格的公厕,耳畔响起悠扬的闽南歌曲,精美的图画映入眼帘……在集美,公共厕所也可以令人赏心悦目。2010年起,集美区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在推动公厕建设项目的同时,也注重融入人文内涵、加强养护管理,让公共厕所成为集美惠民工程的一大亮点。

截至目前,集美区累计新建、改造公厕286座,包括公园公厕50座,农村公厕157座,城区公厕79座。其中,2017年新建、改造60座城镇公厕,包括土建公厕52座,钢构环保公厕8座。

1月1日,记者跟随集美区环卫处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了几座公厕,了解该区“厕所革命”开展情况。

现在公厕数量已达到“省标

全区共新建、改造公厕286座,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而言,公共厕所的数量与当地人口密度成正比。

据了解,集美区现实有人口约94万(其中常住人口约65万),根据“城区每万人有3~4座公厕,所有城市、县城步行10~1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简易厕所、步行25分钟左右就能找到一座标准公厕”的福建省公厕建设要求,该区约需282座至376座公厕。现有的286座已达到“省标”。

目前集美区公厕分为土建公厕和钢结构环保公厕两种,土建公厕按国家《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之独立式公共厕所二类标准进行设计;钢构环保公厕按国家《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之活动式公共厕所标准进行设计。每座公厕配备一名管理人员,实行16小时或24小时保洁、管理。

在不少村改居社区或村庄,如果外来务工人口密集,或遇到民俗节日,对公厕的需求就直线上升。近年来,集美区在农村公厕建设和改造上下功夫。“目前,已基本实现平均每个村庄配备1~2个公厕。”集美区环卫处工作人员说。

公厕外形统一融入嘉庚风格

红砖头、斜屋面,屋顶或是嘉庚风格琉璃瓦铺就,或似燕尾脊般两端高高翘起……记者走访集美长途汽车站公共厕所,杏滨街道锦园一组、七组、八组公厕等集美区辖内公厕发现,无论是钢构环保公厕,还是土建公厕,都带有浓浓的嘉庚建筑气息。

“全区所有厕所都统一规划建设为嘉庚风格。”集美区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成本、用地面积等限制,公厕暂时无法做到与嘉庚建筑一模一样,但尽量与其靠拢,让公共厕所有机地融入周边的建筑群和整体环境中。

不少公共厕所内部还注重文化氛围布置。在锦园八组和七组公厕,一进门就听到了动人的闽南歌曲,卫生间的墙上还挂有花草、闽南村庄、沙滩景色等图画,营造出充满闽南风情的温馨氛围。

公厕内部设施注重人文关怀

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的公共厕所,其卫生状况、管理水平往往代表着一方水土的“脸面”;其内部设施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关怀,更是体现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内涵。

记者注意到,无论在城区还是农村,集美区的公厕都配备无障碍卫生间。作为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障人士建造的如厕场所,无障碍卫生间内的马桶位置较低,马桶和洗手池旁均设置了扶手。在锦园八组公厕,无障碍坐便器旁还安装了警报系统,老人、残障人士若感觉不适或发生意外,可立即按下警报按钮呼叫工作人员。

贴心的是,集美区近期新建公厕的女卫生间内都设有母婴护理台,为携带孩子的妈妈提供方便。在男卫生间内,也都有专门为小男孩设置的低位小便器……这些细微的人文关怀,让城市越发温暖。(厦门日报记者林桂桢 应 洁)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