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聚力旅游自救
面对土楼危机,石桥乡贤开始考虑如何自救。他们选择的路径是旅游开发。
张财海是石桥厦门同乡会的会长。18岁那年,他走出顺裕楼,赴厦门闯荡。两年前,在张财海的牵头下,石桥乡贤共同发起土楼群抢救计划。今年年初,福建省石桥顺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目前,这家公司正面向全体村民进行首轮募资。根据募资方案,每股1元,村民可自愿入股成为股东。其中,出资2万元以上的村民,将直接成为公司首届董事会成员,参与未来公司决策。当前,募资规模已超过百万元。
“不少地方由政府或外来企业主导投资,村民从旅游开发中分享到的利益有限。”张财海认为,村民入股可提高其在土楼旅游开发中的主动权,让经济薄弱的石桥村民从中创收。更重要的是,企业化运作,能为石桥土楼保护与更新,注入更多动力。
按照计划,顺裕公司将首先修复危机重重的土楼,并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从而改变以往杂草丛生,卫生脏乱差的局面。同时,公司将利用村里空置的旧小学楼房,建立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未来,他们还将整合村中的土楼、古树、原始森林、有涉台渊源的民主公王信仰、土楼话梅制作工艺等资源,形成串连成线的旅游路线。实际上,顺裕楼获基尼斯认定,正来自顺裕公司小试牛刀,进行旅游营销的成果。
光靠村民投资,旅游开发难以做大。因此,当地打算引入社会上成熟的旅游运作公司,与顺裕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但张进年强调,他更希望石桥村成为一个原生态的旅游胜地,而非为商业所累,失去原汁原味。
“不少地方的土楼过度开发,商业味过重。”张年进举例说,在有些土楼景区,水泥马路修进了土楼村落,白瓷砖贴面的土楼宾馆建在村中,无数商店围绕土楼,土楼的“土味”被商业味所取而代之,“即使招商进来,也要设立门槛,不能让石桥土楼重蹈覆辙,变开发为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