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莆田> 城厢区 > 正文
城厢东进村烧“王船”传承非遗文化文明
http://wmf.fjsen.com 2016-06-15 16:06:05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船王”

文明风6月15日(通讯员王元凤 谢黎明)端午节,各地多以赛龙舟的方式纪念屈原。然而,城厢区灵川镇东进村却以烧“龙舟”来祈求平安。

原来,该村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都要举行传统、独特的隆重化船仪式,即烧“龙舟”,别称“送王船”。这个习俗一年一度,从明代沿袭至今。因其独特性和悠久的历史,2009年入选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进村有座名闻遐迩的千年古庙——五帝庙,庙里供奉着五帝:青帝、黄帝、赤帝、白帝、黑帝。相传明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某年端午节,村民正准备过节,一股倭寇上岸偷袭,村民躲进土寨反抗。但时间一久,难以支持。危急时刻,天边出现祥云。原来是“五帝”驾龙舟前来助阵,村民信心大振,同仇敌忾,反败为胜。五帝既驱瘟又除恶,村民感恩,就在每年端午节这天烧化龙舟,流传至今。它寄托着村民驱邪求福的美好愿望。

农历五月初五,刚好是五帝的诞辰。这一天要举行十分隆重而热烈的“化船”(送王船)仪式。

然而,五帝诞辰庆典活动并不限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而是从农历四月廿六或廿七日起就开始在庙前广场上连唱九天莆仙戏。“送王船”仪式只是这整个庆典活动达到顶峰而已。

“王船”实际上是一艘纸扎的“龙舟”。这条“龙舟”是由五位纸扎艺人共耗时一个月制作完成的。该“龙舟”是以竹木为骨架,以各种色纸裱制而成,长二丈八尺,宽七尺,桅高二丈四尺。船上还扎有戏台、正极殿、吹鼓楼。“戏台”上的人物是根据第一天第一场开演的莆仙戏剧目中的人物来制作的。“正极殿”中有纸糊的各尊神像,中央是五皇大帝,两旁是田公元帅和文昌帝君、杨公太帅、匡阜先生,船沿两边各塑有十位神将和八班皂隶,站立在船首的是两尊红面苏爷和绿面苏爷。

“龙舟”两侧还绘有波浪和鱼的图案。整条“龙舟”巍峨壮观,栩栩如生,美轮美奂。除“龙舟”外,还有一条长一丈二尺,宽三尺七寸,高三尺的中“凤船”和十几条长七尺,高、宽各二尺五寸的小“凤船”。制作也相当精巧。五月初五这天下午三点半左右,法师开始做道场,然后给“龙舟”、“凤船”点眼并请圣。

当天晚上七点半左右,由村民装扮的八班、皂隶等排列在“龙舟”之前,高声吆喝,大锣开道,长号齐鸣,铳声震耳,焰花冲天,惊天动地!周围围观的是本村和来自四邻八村的村民,人山人海。

只见八个壮汉将“龙舟”抬到殿前顶埕,并扬起“代天巡狩”和“钦命瘟部司”的白色双帆,这时“龙舟”开始不断摇摆,似在海上破浪前行。法师双手托着一只小“凤船”不断摇晃,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在“公堂”和“龙舟”之间往返穿梭42次,其间,引航人举着火炬,并不时向火炬上撒上一把松香,使火炬冒出团团火焰。请圣礼毕,五帝升帐,两边的执事高声长呼,大锣开道,号角长鸣,八位壮汉抬起“龙舟”,快速地冲向前场预先堆放的贡银堆上,执事和村老一齐跪下向“龙舟”拜别,戏台上装扮成八仙的演员也下跪送驾。此时,响铳、礼花、焰火响成一片,惊天动地!

“龙舟”被点燃,十多只小凤船也陆陆续续地被送入火堆,火光冲天,方圆数十里的群众都能看见。顿时烈焰飞腾、火光冲天。在人们的心目中,各种瘟神已随着熊熊烈火化为灰烬,大家一起祈盼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城厢区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