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长假刚刚结束,各旅游景点、公共场所的环境又经受了不小的考验:公共场所随意乱扔垃圾、在景点刻上到此一游的印记、公共交通工具上排队加塞、争抢拥挤者也不在少数……近年来,假日消费规模一路飙升,虽然关于公共意识的宣传教育也未曾间断过,但民众似乎还是轻易在个人便利与公共环境中选择了前者。追根溯源,缺乏公共意识的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遁形于何处,需要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群己关系说起。
在曾经由熟人关系构成的“乡土中国”里,自给自足的生活圈子不外乎亲属、邻里,无需和太多陌生人往来,传统文化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是制约着乡土社会的人际交往。狭小的生活圈子难以容下越轨之事,街坊邻里的目光比摄像头还摄人心魄。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实际是传统纲常伦理的力量在熟人关系中发挥着作用。
现代社会里,社会分工愈趋细化,人们需要接触越来越多的“陌生人”。生产生活的圈子也扩展了无数倍,传统纲常伦理随着人口的扩散和水泥格子间的浇筑而分崩离析。曾有学者提出“第六伦”的观念,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应持有的态度。人们在旅游景点为了自己方便把垃圾四处抛弃,在公共场所随意抽烟吐痰不觉异样,但换一个条件,情况也许会大有不同:我野餐的地方一会儿要让给我的亲朋好友使用,走前还是收拾干净的好;室内有自家小朋友在,去门口抽根烟。这类问题的共同特征就在于人们对亲友有着足够的同理心,但其他“外人”感受如何,不在其考虑范围内。
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强调广域中普遍性的人际关系,导致现代社会中人们极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无特殊关系之陌生人的影响。因此,不建立在现代社会基础上的道德是缺乏领域概念的,是“私德”,而非公德。儿童在公共场合玩耍,大声喧哗、破坏公共环境,这可谓“私德”初始状态的一种,是我们社会公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一个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里,有什么样的公共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我们所说的公共意识,不仅仅是一些在公共场合的注意事项和出行出游的文明守则等简单的“公共守则”,而应是一个深层次、系统性的“公共意识”。公共意识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公共意识并不是期望每个人在公共场合变得完全无私和利他,而是期待民众能认识到每个人对所在社群都负有责任感,都承担着构建文明的社会使命。
在现代社会,应该更多地强调自己的公共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只有所有人的公共意识都增强了,每一个个人的利益才会得到最好的保护。公共意识不仅体现为一种公共生活理念,更体现为一种社会交往价值观,这样的文化素养,才会塑造令人敬重的现代公民。我们要倡导的是对陌生个体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以及公共领域观念的普及。这些是建立公德心的途径,也是彰显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必经之路。(波诡)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