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晖正在献血。 徐晨 摄
招之即来的“熊猫血”捐献者
“我每次到采血车前主动献血,采血人员看到我的献血证后都会‘拒绝’我,说我的血太珍贵了,要留着特殊患者紧急用血时使用。”来自闽清县的献血志愿者黄饶杰笑着说。
黄饶杰的血型是RH阴性O型,RH阴性血型在汉族人群中的概率约为千分之三,所以被称为“熊猫血”。因血制品库存时间有限,如红细胞仅能存活35天,为不浪费稀有血型,碰到紧急用血时,省血液中心往往要临时联系“熊猫血”献血者们上门采血。
从2003年第一次献血后,黄饶杰每次接到血液中心电话,就往福州赶。“由于没有进行广泛的血液普查,许多‘熊猫血’患者平常都不知道自己的血型。一碰到危急情况,血源难觅。”黄饶杰说,“这个时候,再急的事也要暂时放一放,一个生命在等着我救呢。”
“熊猫血”献血志愿者中,大部分都是像黄饶杰这样“招之即来”的类型,因此挽救了不少危急险重的病人。
去年11月,福州15岁的学生祝小华遇车祸大出血,被送到省立医院急救,急救时他的血色素低于4克,不到正常人的1/4,必须立即输血抢救。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血型是稀有的RH阴性O型。然而,就在祝小华受伤前一段时间,福州多所医院陆续接诊RH阴性O型血的病人,省血液中心库存血已经不足。
省血液中心迅速启动了稀有血型应急库,与在榕的志愿者联系,希望他们前来献血。当天下午,黄饶杰等5位献血者,赶到省血液中心献血大厅,挽起了袖子,无偿捐献了2000毫升的血液。“没有这些好心人,我儿子的命保不住。”祝小华的父亲激动地说。
“这种突发事件很多,几乎每位稀有血型献血志愿者都有过一段挽救他人生命的故事。”省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省血液中心登记在库的稀有血型献血者有2300名左右,但由于超龄、离榕、身体等原因,真正能联系上的只有300名左右。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稀有血型血库不枯竭。
“帮别人也是帮自己。因为都属于这‘千分之三’,所以关键时候还要指望着大家相互救命。”一位献血者告诉记者,他为自己挽救了他人生命而感到自豪,同时想到当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时,也会有人毫不迟疑地挽起袖管,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6-15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建设暨大武夷旅游圈研讨会举行
- 2016-06-14“广场舞实名制”让文明舞起来
- 2016-06-14构建文明社会需增强公共意识
- 2016-06-14反思“特殊情况”带来的不文明现象
- 2016-06-14以“好人书”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 2016-06-14莆田市秀屿区开展餐饮单位文明经营承诺签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