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走进福州献血志愿者群体:85后美女11年献血57次
http://wmf.fjsen.com 2016-06-15 09:14:01 来源:福州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走进福州献血志愿者群体:85后美女11年献血57次

  吴燕晖正在献血。 徐晨 摄

走进福州献血志愿者群体:85后美女11年献血57次

  招之即来的“熊猫血”捐献者

“我每次到采血车前主动献血,采血人员看到我的献血证后都会‘拒绝’我,说我的血太珍贵了,要留着特殊患者紧急用血时使用。”来自闽清县的献血志愿者黄饶杰笑着说。

黄饶杰的血型是RH阴性O型,RH阴性血型在汉族人群中的概率约为千分之三,所以被称为“熊猫血”。因血制品库存时间有限,如红细胞仅能存活35天,为不浪费稀有血型,碰到紧急用血时,省血液中心往往要临时联系“熊猫血”献血者们上门采血。

从2003年第一次献血后,黄饶杰每次接到血液中心电话,就往福州赶。“由于没有进行广泛的血液普查,许多‘熊猫血’患者平常都不知道自己的血型。一碰到危急情况,血源难觅。”黄饶杰说,“这个时候,再急的事也要暂时放一放,一个生命在等着我救呢。”

“熊猫血”献血志愿者中,大部分都是像黄饶杰这样“招之即来”的类型,因此挽救了不少危急险重的病人。

去年11月,福州15岁的学生祝小华遇车祸大出血,被送到省立医院急救,急救时他的血色素低于4克,不到正常人的1/4,必须立即输血抢救。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血型是稀有的RH阴性O型。然而,就在祝小华受伤前一段时间,福州多所医院陆续接诊RH阴性O型血的病人,省血液中心库存血已经不足。

省血液中心迅速启动了稀有血型应急库,与在榕的志愿者联系,希望他们前来献血。当天下午,黄饶杰等5位献血者,赶到省血液中心献血大厅,挽起了袖子,无偿捐献了2000毫升的血液。“没有这些好心人,我儿子的命保不住。”祝小华的父亲激动地说。

“这种突发事件很多,几乎每位稀有血型献血志愿者都有过一段挽救他人生命的故事。”省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省血液中心登记在库的稀有血型献血者有2300名左右,但由于超龄、离榕、身体等原因,真正能联系上的只有300名左右。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稀有血型血库不枯竭。

“帮别人也是帮自己。因为都属于这‘千分之三’,所以关键时候还要指望着大家相互救命。”一位献血者告诉记者,他为自己挽救了他人生命而感到自豪,同时想到当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时,也会有人毫不迟疑地挽起袖管,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6-15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建设暨大武夷旅游圈研讨会举行
  • 2016-06-14“广场舞实名制”让文明舞起来
  • 2016-06-14构建文明社会需增强公共意识
  • 2016-06-14反思“特殊情况”带来的不文明现象
  • 2016-06-14以“好人书”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 2016-06-14莆田市秀屿区开展餐饮单位文明经营承诺签名活动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