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出“组合拳”
http://wmf.fjsen.com 2015-09-18 08:44:18 高敬 杨维汉 董峻 来源: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

——五部委介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关情况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高敬 杨维汉 董峻)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日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1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高选民、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审计署副审计长陈尘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介绍了这一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相关配套文件等情况。

八项制度构筑起生态文明体系

总体方案提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到2020年,构筑起由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中财办副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员、联络员杨伟民详细介绍了这八项制度: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清晰”。他说,现在的问题就是自然资源产权不清晰。如果所有权人不到位,产权制度就建立不起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从源头上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核心是“主体功能”。不同区域自然条件不一样,应根据主体功能进行开发和保护程度不一的监管和管理。最终目的是要建立空间治理体系,这是关于开发保护制度的核心问题;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是“一张图”。杨伟民说,当前我们缺乏基础性的空间规划,要推进多规合一,最终形成一个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

——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的核心是“扩围”。“我们有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这次要把严格的保护制度从耕地、水拓展到其他各类自然空间和各类自然资源。”他说。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核心是“有价”。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使用者就必须付费,所有者必须收费,才能够真正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理论上的基础;

——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核心是“共治”。环境治理需要政府、市场、个人、社会来共同参与,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

——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的核心是“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体系,企业才能在这个市场当中成长壮大;

——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核心是“履责”。通过设立这方面的制度,要求各级政府严格履行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9-17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剑指管理乱象
  • 2015-09-11“网上护河”是协同共护生态文明的注脚
  • 2015-09-06莆田着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成效显著
  • 2015-08-04诏安县实施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
  • 2015-08-04龙岩跻身 “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