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福建日报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特刊
http://wmf.fjsen.com 2015-09-02 21:24:4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冒着敌人的炸弹取证

黄世谦

建瓯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第十三总站、建延师管区司令部、福建省水上警察总队第四大队、浙江金华高射炮总队均驻守在建瓯。1937年8月30日9时,日军第一枚炸弹落在建瓯城里,在随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日机对建瓯进行了176次狂轰滥炸,建瓯因此成为抗战期间福建省被炸次数最多、损失最惨的县。

冒死记录抗战时期日军轰炸建瓯全过程的人叫黄葵。黄葵1903年出生在建瓯,1928年毕业于上海文治大学中文系,历任省立建瓯中学、省立建瓯乡村师范学校及私立培汉中学语文教师。上海文治大学系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沈钧儒先生创办,受其教化,黄葵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和爱国思想。九一八事变后,黄葵等进步人士发起成立建瓯新生剧团,他亲任剧团总务股长,并出演独幕话剧《回家以后》《泼妇》等剧目中的角色。七七事变后,黄葵加入建瓯抗敌后援会组织的“七七剧团”,每次演出他都踊跃参加,在抗日宣传中起到骨干作用。

1937年8月30日,日机第一次在建瓯上空投下了罪恶的炸弹。上午9时,芝城上空机声隆隆,有如狼嗥,一架飞机幽灵似的超低空游弋。毫无戒备的市民纷纷从家里跑出来看热闹,等到人们看清楚机身上的“膏药旗”时,惨案已经发生,两个魔鬼般的黑影从日机坠下,轰隆隆两声巨响天塌地陷。生死存亡在瞬间,当场就有11人死于非命,血染热土。

面对日寇逞凶,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抗日的中流砥柱。建瓯被轰炸后,该县中共地下党立即组织党员及进步人士,以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建瓯分会这一合法组织的名义,号召各界人士投身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很快,省立建瓯中学就成立了抗日宣传队和“晨呼队”,沿街呼喊抗日口号,高唱抗日歌曲,唤醒民众抗日救国。“七七剧团”也更名为“抗建剧团”,演出剧目有《林中口哨》《打鬼子去》《鸭绿江的怒浪》等。黄葵一边坚持抗日救亡宣传,一边充任“战地记者”,冒死取证日机轰炸建瓯的详尽经过。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抗击,使得日本军国主义精心策划的速战速决战成了持久战,这一记就是8年。抗战胜利后,黄葵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抗日战争时建瓯被炸记实》,用铁证向世人控诉日寇惨绝人寰的暴行——

1938年2月25日10时,日军出动军机12架,在建瓯军用机场上空投下30枚重磅炸弹。机场汽油被点燃,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连七里街的居民都能闻到刺鼻的呛味。日军在重点打击我军事基地的同时,还滥炸无辜,惨无人道,每天都有大批的平民扶老携幼从城里逃往郊区躲避轰炸,一路上喊声、哭声、骂声交织成“大杂烩”,场面混乱,民不聊生。

随着中日战争的不断升级,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到了1939年9月,中国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战场。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挺身而出,慷慨赴难,自始至终浴血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沿,可歌可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写下了不朽的一页。

1942年,建瓯机场承担起美国飞虎队的飞机在福建中转续航的任务,机场内有一个中型油库,并在城里建有空军招待所和战地医院,为盟军提供住宿、餐饮和医疗等后勤保障。小日本气急败坏,丧心病狂地将大量的燃烧弹投掷在建瓯机场,但中国炮兵也不是吃素的,战局瞬息万变,敌对双方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鹿死谁手很难预料。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是年9月24日8时,我炮兵奋起反击,万丈怒火冲云天,击中敌机,受伤的飞机成“飞鱼”,仓皇逃窜。敌人不甘心失败,卷土重来的鬼子穷凶极恶,从机舱里对准地面一阵密集的机关枪扫射之后,对建瓯市区进行地毯式轰炸,竟连小巷也不放过。枪林弹雨,千年古城满目疮痍,命运堪忧。

抗战期间,日寇在建瓯制造类似的惨案很多。据黄葵冒着敌人的炸弹取证,自1937年8月30日至1945年3月29日,共计日机761架,侵袭176次,投弹2581枚,死伤869人,毁屋650座,铁证如山。更有甚者,日机投放的鼠疫有如洪水泛滥,3245人因而遭殃。日本侵略者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解放后,黄葵致力于用文字还原历史,用讲故事的手法,以连贯的情节脉络,叙述了艰苦卓绝的抗日往事。黄葵耕笔不辍,直至1983年病逝,享年80岁,主要遗作有《抗日战争时建瓯被炸记实》《解放前建瓯中学概况》《建瓯话剧运动简介》等,无一不是叫人牢记历史,胜利来之不易,代价十分高昂。从2003年起,每年的8月30日9时,建瓯城里都会准时响起凄厉的警笛声,提醒人们勿忘1937年8月30日的9点钟。历史的悲剧不容重演。

将军拔剑南天起

杨昌长

穆水汤汤,蒹葭苍苍。又是一年秋风劲,又是一度芦花白。生于福安穆阳苏堤的黄烽将军,离开我们已十三个春秋了,如果今日他仍健在,恰是盈虚百岁。不禁让人眷怀绵绵、思绪翩翩……

“9·18”的炮声震醒了多少国人!这其中就有一位日后成为共和国将军的黄烽。当时叫黄宝澄,是郑眠石(郑楚云)老师的得意门生。那时,少年宝澄的胸中,早已燃起了革命火种。“要去上海沪江大学深造。”翌年,在上海学习的黄烽,意外地遇见了他日夜思念的恩师郑眠石,以及久仰的革命志士林默涵、周立波等,与这些革命者交往,更为他日后革命思想的成熟做了铺垫。

抗日烽火燃天际,将军拔剑南天起。“七七”卢沟桥的炮声,再次粉碎了黄烽的书生梦,这时已在棠溪小学教书育人的黄烽,听从革命领导人范式人的建议,易名为黄烽(取从军时正值抗日烽火连天之意),投笔从戎,报效祖国,他毅然北上投身抗日疆场,东进东进,挺进茅山!

1938年秋,黄烽随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开赴茅山地区,在南京附近的句容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此间,他还协助部队领导创建了江南抗日根据地。翌年,黄烽又东进作战,在江阴、无锡、苏州、常熟、太仓一带和战友们神出鬼没,打得日寇鬼哭狼嚎。然而,长年的跋涉劳累,黄烽患了重疾,那年9月,他不得不与刘飞等36位伤病员,留在后方医院。由于鬼子扫荡频繁,战友们不断转移,此时已担任六团政治处总支书记的黄烽,经常与战友们在芦苇荡中与敌周旋,这就是日后沪剧《芦荡火种》和现代京剧《沙家浜》故事改编的素材出处。同年11月,“江抗”司令部成立,黄烽任政治处副主任。不久,他下到陈挺任支队长的二支队任政治干事;随后,又调回东路司令部政治部任组织干事。他是这支队伍中少有的大学生,在当时部队里,可谓凤毛麟角。

1942年,已升任为新四军四十八旅五十二团政治处主任的黄烽,参与并指挥了江都、高邮地区的反扫荡,彻底打开了江都、高邮、宝应地区的局面。翌年,新四军高邮独立团成立,黄烽调任该团政治处主任,此间,他又率领该团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并在高邮水网地区开展反扫荡。陈挺将军在回忆文章中说:“1942年底以后的三年时间里,我和他并肩战斗,深入敌后,打游击、反清乡、反扫荡、打伏击、袭据点,给敌人以沉重的致命的打击。”而最为激烈的是他率团参加的车桥决战,歼敌达1000多人,接着又参加了三垛、河口的伏击战,歼敌达1800多人……“他所在的团在攻打兴化城和三战邵伯中是中坚力量,威名大震,受到粟裕的赞扬。”

解放战争中,已升任师级领导职务的黄烽,还参加了淮海、渡江、上海战役,直至进军福建,解放福州、厦门。他的功勋彪炳史册,与天地共存!

首页 上一页 [1] [...]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9-02鲤城区委书记带队开展抗战老干部及遗属慰问活动
  • 2015-09-02三明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法作品展
  • 2015-09-02大田公布首批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名录 共21处
  • 2015-09-02抗战老兵盛玉祥:孤身一人甩掉十多名日军还开枪击中一个
  • 2015-09-02“收我山河”题刻铭记抗战史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