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从无到有,设施由旧变新,服务由少变多……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建设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如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如何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记者近日深入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展开调研。(8月3日《光明日报》)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对提升社会整体公共文化服务层次和水平至关重要,对每个公民更都有着特殊的价值。从宏观上看,公共文化服务关系到国家文化服务的质量,也能够成为国际形象的内涵;从微观上看,公共文化服务又关系到每个公民享受文化服务的质量。因此,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推进,如何才能实现稳步提升,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以为,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腾飞,必须从“短板”处破冰,让其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蓄势起航、乘风破浪,营造最佳的发展环境,为我们的文化层次和水平提升带来助推力。
“短板”来源于对现实的准确把握。按照“木桶原理”,决定木桶水的容量的不是最长的而是最短的那块板子。具体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我们国家不仅存在着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在城市和城市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也有着很大差异,这些都是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所在。要从“短板”破冰,就要从这样的现实出发,而从现实出发必须先进行准确的把握。对很多人来说,公共文化服务往往只是概念化的“高大上”,而没有落实到具体层面的“接地气”。所以,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才寻找到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的良策,在此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都应进行系统调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家底”。
另外,从“短板”处破冰,需要切实可行的弥补手段。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发现哪些领域存在着“短板”,更是要找到弥补“短板”的措施。比如,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上,我们可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策略;对于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的差距,可通过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措施来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不够“接地气”的情况,我们应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走好群众路线,让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决策中有充分发言权;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消化不良”的现象,我们就要通过“试错”,让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能够“春风化雨”,滋润每个人的心田,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由此看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项惠民措施,原本就应坚持“均等化”的策略进行,尽量构建起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乡村和乡村之间的一种相对均等化模式。因为这个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的“短板”,我们便要从这些“短板”处破冰,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赢得发展契机,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每个公民的价值;也才能够做到让公共文化服务有的放矢,避免陷入“空想”的怪圈。(特约评论员 苏彦)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7-27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2015-05-12从“有戏没人看”到“我要点戏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如何对接老百姓需求
- 2015-04-27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立法惠民利民
- 2015-04-08《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列入全国人大2015立法日程
- 2015-03-30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电视电话会议在京举行